下课了,你在做什么?



经历了漫长的十年寒窗,带着无限憧憬,我们终于开始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大学。

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新的起点。于学业而言,大学给了我们更广阔的空间去吸收更丰富的知识;于性格而言,大学给了我们更优越的环境去发展和塑造;于能力而言,大学给了我们更精彩的平台去展示和锻炼;于未来而言,大学给了我们更广泛的机会去准备和创造。高中时期我们就能从老师的只言片语,学长激情澎湃的演讲中想像勾勒我们心中大学的样子,简单来说就是课少,自由时间多。我们无数次的告诉自己要在大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成为想成为的人,可是真的下课了,你,都在做些什么?

脱离了那种苦行僧式的高压监管生活,我们反而无所适从。每天窝在寝室里和室友聊些八卦,逛会某宝,刷刷某音,再叫上几份外卖,总之平庸的一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你,依旧碌碌无为。你的生活不应该是方寸大的手机,亦不应该是卧谈会上一些鸡毛蒜皮的八卦。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大学生在别人眼中是这样的,生活腐化、堕落傍款、玩物丧志、寄生依赖,逐渐迷失了自己,成为了堕落的代名词。

换句话说,无数的箴言道理以及成功人士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我们的业余时间。据有关部门统计:除去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以每周40节课每节45分钟计算,每周上课时间为1800分钟,而课余时间为4920分钟。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他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计算,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想想如果我们能在课余时间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毕业之后也会学有所成,有一技傍身。

四毛说:“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碌碌无为,而是你不努力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这世上可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比你优秀几倍的人依旧在努力。你所收到的任何结果全部取决于你当初面临问题时所做的选择。课余时间有人选择去图书馆继续充电,或者是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锻炼自己,亦或是旅行,兼职丰富人生阅历;当然也有人选择与手机为伴,与游戏为伍,享受一时安逸。所以有人毕业就能走上人生巅峰,而有人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因为我们所做的选择和接受的生活方式,将会决定我们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总该需要一次奋不顾身的努力,然后去到那个你心里魂牵梦绕的圣地,看看那里的风景,经历一次因为努力而获得圆满的时刻。

下课了,好好利用时间,让自己年少有为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