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7小时!成功切除13斤腹腔巨型肿瘤

      “很感谢!真没想到我母亲还能恢复这么好,心情非常激动!多亏了这里的医务人员,他们高超的技术术救了我母亲!”患者许大妈的儿子激动地说。

    4月26日,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胃肠外科神医妙手成功完成一例复发性巨大腹膜后恶性脂肪肉瘤切除术,挽救了一名生命垂危的恶性脂肪肉瘤患者。

    巨大肿瘤复发 求医遭拒

    家住利国乡的许大妈今年63岁,18年前就因腹腔恶性脂肪肉瘤于济南某三甲医院行手术治疗,2年前及1年前均因肿瘤复发先后2次于该院行手术治疗。2017年年底,许大妈再次出现腹腔肿物,且不能进食,症状逐渐加重,2018年1月再次就诊于该省级医院,因患者体质差,恶病质状态,腹部多次手术史,手术风险极高拒绝给予再手术治疗。万般无奈之下,许大妈的儿子通过亲戚听说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治疗腹腔疾病方面技术精湛,而且还有北京专家助阵,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这么大,还能做手术吗?”许大妈的儿子当时心里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当肝胆胃肠外科王向涛主任见到这位已经三次上手术台的许大妈时,许大妈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她全身乏力,腹部高高隆起,无法进食,连喝水都会吐出来。”

    王向涛主任立即联系外聘专家北京医院肝胆外科孙文兵教授进行会诊,经过全面查体,查阅患者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后综合分析:患者腹膜后恶性脂肪肉瘤复发诊断成立。

    手术“雷区”遍布 难度极大

    孙教授表示:“经过详细检查,目前患者肿瘤占据整个腹腔,胃肠道受压失去原有生理功能,患者不能进食,恶病质状态。虽然手术风险大,但考虑到目前患者生活质量极差,如果手术成功患者今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改善。从医学人文的角度出发,我们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但同时,手术的复杂和困难程度也摆在眼前:既往有多次腹部手术史,且体质差,体重只有90斤,肿瘤与腹腔脏器及重要血管是否融合粘连尚不能确认,稍有不慎,患者就有可能命丧手术台!

    孙文兵教授与患者家属反复沟通病情,详细告知治疗方案,逐步提高患者及家属战胜病痛的自信心,家属对肝胆胃肠外科表现出极大的信任。同时,孙教授带领肝胆胃肠外科团队进行了多次术前讨论,研究,制定严谨详细、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治疗方案,对手术进行预切除评估,并请肿瘤科、麻醉科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评估麻醉及手术风险,联系输血科,备足浓红及血浆,为术中及术后易出现风险及并发症制定多项抢救及治疗预案,力争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挑战医学极限,医者妙手切除病患

    手术时间定在4月14日上午9点,手术正式开始。由孙文兵教授主刀,王向涛主任担任第一助手。术中见肿瘤源于腹膜后,腹腔 内空腔脏器严重受压,实质脏器移位明显,几乎无手术操作空间,腹腔及腹膜后重要血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等)受压无法辨认,出血风险高,过程中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大出血。这是致命的危险,也是手术最大的难点所在。

    在孙文兵教授的手术团队以及麻醉、护理等9名医护人员的通力配合下,历时近7小时,屏息静气、小心翼翼地操作,分部分块将肿瘤切除,逐步暴漏手术操作空间,术中未造成大血管及脏器损伤,历时7小时,术中出血2000ml,腹膜后及腹腔多发转移子瘤完整切除,肿瘤尺寸约60*60*50cm,重13.5斤,做到肉眼无残留。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严重心肺、血管及重要脏器并发症出现,切口愈合良好,许大妈于4月26日拔出腹腔引流管,切口拆线康复出院!

    类似许大妈这样高风险,高危急的巨型肿瘤患者,滨州二院肝胆胃肠外科的团队也经历过很多这样的病例,每一次对他们而言都是不容小觑的挑战,不仅仅只是一场手术,医生面对患者需要进行术前心理疏导和安慰,凭借自身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掌控手术的预估风险,因此没有“身经百战”的手术经验是不可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手术。精湛的手术技艺是外科医生的毕生最求,解决病人的痛苦是医生最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