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中心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方便群众就医
“医联体”发力,百姓家门口病有所医
(引)威海市中心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医疗水平 方便群众就医
(主)“医联体”给力 百姓家门口病有所医
生病了,不用再一大早挤车到城里大医院挂号、排队……只要到镇上的小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这是过去一年里发生在初村镇周边村子居民身边最大的变化之一。而这一变化正是威海市中心医院与高区管委携手共建威海市中心医院科技城分院所取得的成效。
作为威海市首个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威海市中心医院与高区管委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等方面壁垒,将上下两级医疗机构融为“一家人”,通过托管的方式进行人、财、物深度整合,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保证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价廉和便利的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小)优质资源下沉 花一级医院费用享三级医院服务
家住初村镇的潘女士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一天因为恶心难受,她来到了位于高区初村镇的威海市中心医院科技城分院检查。当时接诊的是市中心医院本部常驻专家、科技城分院急诊内科主任兼医疗副院长陈向荣。经过检查,发现潘女士甲状腺左叶中极实性结节伴微小钙化。
为进一步明确病情,陈向荣立即联系市中心医院本部超声科副主任姜惠文,开通“绿色通道”,让潘女士乘坐分院免费通勤车到本部做检查,最终确诊其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确诊后,潘女士的家人商量着是在中心医院还是回科技城分院做手术。考虑到两边技术力量都一样,而回科技城分院做手术离家近方便,费用还低,于是选择了后者。
手术由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兼科技城分院外科主任隋国龙主刀,经过两个半小时的紧张工作,成功为潘女士进行了全麻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这次看病可是一点也没费事,从入院的专家接诊到检查、手术、住院,一套流程下来,她享受了全套的优质服务。”潘女士的家属庆幸地说。
潘女士家属的感叹代表了众多患者的心声。自成立医联体以来,威海市中心医院选派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急诊科、眼科、耳鼻喉等科室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以常驻和轮班相结合的方式到科技城分院开展服务,目前分院每天都有市中心医院的专家坐诊及查房。
这些医生在服务百姓的同时,还承担着科技城分院的科室建设、人才培养任务。科技城分院的医护人员还要定期轮流到中心医院进行培训,中心医院的专家常驻科技城分院通过手把手带教、现场观摩等方式指导教学,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如今,在科技城分院,只要有类似潘女士这样的患者入院就诊,都会有和陈向荣一样的专家坐诊、隋国龙一样的专家手术,不用再去大医院排队挂号,而手术费和医保报销比例却按一级医院的标准执行,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真正实现了在三甲医院治疗、在家门口住院的便利就医模式。
而对于复杂的大型手术,中心医院则开通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优先安排科技城分院的患者到医院本部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的前一天由科技城分院转到中心医院本部,术后观察48小时,无特殊情况便可转回分院住院治疗,医院安排车辆免费接送。确实实现了“首诊在基层、重病到大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秩序,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紧密衔接的双向转诊渠道。
“以往,老百姓看病,都奔着大医院,不想去小医院,关键原因就是担心基层没有好医生看不好病。探索组建医疗联合体,就是要让大医院与小医院牵手实现分级诊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花最少的钱就能把病看好。”市中心医院工会主席兼科技城分院院长于大程说。
(小)“软硬件”上档升级 乡镇医院华丽转身有了大作为
“大夫,我感觉有些胸闷,喘气都很困难。”初村镇村民老于来到科技城分院,在办理“一卡通”就诊卡后,找到了医生于江辉就诊。
“可不能大意,先做个心电图检测看看。”经初步诊断后,于江辉表示。
在心电图室,医师认真为老于进行了检测,与此同时,通过区域心电数据中心将影像资料远程传输到市中心医院,没到5分钟,诊断结果就回传过来。“市中心医院检测专家24小时值班,对我们传去的检测数据即时进行会诊分析,出具检测结果。”医师表示。
除心电图外,科技城分院采集的患者血检标本,大多可在科技城分院完成检测,部分特殊标本则在早晨9点左右通过通勤车送往中心医院,一般在当天上午会出具检查结果,患者在科技城分院就可以打印检测报告。另外,胃肠镜检查、CT等影像学检测也实现了中心医院专家远程检测会诊,去到中心医院直接就可以做手术,不用重复检查。
加强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是医联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威海市中心医院建成了威海市首家覆盖全院及周边文登区、临港区、高区初村共22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心电网络平台,免费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器和存储器、心电设备接口,并为各基层医疗机构所上传的心电检查24小时免费提供诊断。
“与派遣专家坐诊、进行技术支持的松散型医联体不同,我们构建的是紧密型医联体,在人、财、物上进行了深度整合。”于大程介绍,高区管委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负责医疗设备购置和环境改造,市中心医院发挥人才、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在持续强化原有公共卫生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初村镇科技城分院的科室设置,充实医护人员,实施一体化运营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充分满足初村、双岛区域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需求,打造全市最好的基层医院。
目前,经过全面改造,科技城分院硬件配备不断上档升级,医院内外焕然一新、干净整洁,先后引进中高档彩超、高清电子胃肠镜、高清腹腔镜系统、64排CT、检验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眼科及耳鼻喉科检查治疗设备等,医疗设备日益完备,诊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去年7月,威海市卫计委召开全市医联体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威海市中心医院科技城分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得到了与会领导及各级医院代表的一致称赞,威海市卫计委主任周德纯高度赞扬了威海市中心医院医联体建设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并树为可借鉴推广的标杆,号召全市医疗机构汲取有益经验,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层层串联,组建成上下贯通的医联体网络,服务好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就医。
(小)病人持续回流 群众看病认准家门口“大医院”
近日,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兼科技城分院外科主任隋国龙、麻醉师侯疆驿,在科技城分院成功实施了一例腹腔镜下微创阑尾炎手术。
一年来,类似的手术在科技城分院已经实施了很多例。其中,一些手术在科技城分院发展史上还都有着里程碑意义。
2017年5月20日,科技城分院内镜室正式启用,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潘秀刚带领内镜中心副护士长夏敏、麻醉师林茵,为提前预约的4名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了胃肠镜检查,这是相关仪器设备到位后,科技城分院开展的首次胃肠镜技术。
2017年5月26日,科技城分院腹腔镜正式启用,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兼科技城分院外科主任隋国龙,与分院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了1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这是科技城分院开展的首例腹腔镜手术。
2017年6月2日上午,市中心医院妇科主任王忠叶、妇科副主任兼科技城分院妇产科主任刘晓燕、分院妇产科副主任马彩腾共同为一名54岁子宫肌瘤患者切除病变,完成了科技城分院首例腹腔镜下妇科手术。
2017年6月6日,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董礼明、主治医师张学峰与科技城分院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了科技城分院首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这是科技城分院成功实施的又一例代表性手术。
……
以前,作为乡镇医院,由于医护人员和技术的缺乏,科技城分院很少进行手术。而随着医联体的成立,市中心医院派驻的专家和技术骨干轮流过来开展管理及临床工作。
此外,科技城分院还重新改造了原有闲置的手术室,配备全高清腹腔镜、无影灯、手术床、麻醉机、多功能监测仪、心脏除颤仪、人流负压吸引机、B超机等设备,阑尾、疝气、各种体表肿物、外伤和四肢骨折等手术以及骨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科等手术都能开展,且腹腔镜下胃肠、肝胆、阑尾、子宫、输卵管等微创手术治疗也能进行,三级及以下手术均可开展。患者不用再东奔西走,看病直接到家门口的“大医院”就行了。
据统计,自2017年1月1日正式接管运营以来,出院病人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52%;门急诊病人数同比增长50.8%。手术治疗也实现了零突破,完成了970例手术和267例胃肠镜检查。这些数据说明,经过一年多的苦心建设,科技城分院已经成为了周边百姓信得过的好医院。
威海市中心医院通过以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通、物通、医通”为主要内容的紧密型医联体的建立,更利于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减轻了大医院的诊疗负担,盘活了长期门可罗雀的基层医院,使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和有效,让群众享受到高效、便捷、经济、同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