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珊当妈妈了
我院11年前救助的先心病女孩喜得千金
李红珊当妈妈了
——我院11年前救助的先心病女孩今得千金
本报记者 张勇
3月3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里,我院11年前免费手术救助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李红珊诞下了一名健康的女婴,她喊着早已为孩子起好的名字“小鲁宁”,看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角留下了既幸福又感激的泪水——第一时间,从山东赶往云南的我院党委副书记王传军受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院长司传平委托,代表医院为李红珊和孩子送上了祝福的小礼物。李红珊和家人为我院献上了一面写有“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字样的锦旗,那一刻,李红珊的思绪又回到了11年前——
出生于云南省宁洱县山村的李红珊,在1岁多时因高烧不退,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为救女儿,红珊的父母没日没夜地侍弄茶园,从5亩到10亩再到20亩,但最好的光景也只能将就解决孩子日常药费的开支。红姗一家的遭遇引起了宁洱各界的关注。2005年初,红珊的父母带着人们捐助和自筹的3万元,把孩子送进了当地的省城医院。4个月的检查诊断后,夫妻俩被告知,孩子需要两次手术,费用得12万元。这对一个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2006年10月4日,小红珊再次晕倒在课堂上,匆匆赶到的爸爸失声痛哭,眼看着即将枯萎的生命,一家人笼罩在悲苦之中。
2007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家庭》栏目报道了红珊一家的故事。我院当时正在面向全国开展“爱心医疗救助工程”,得知李红珊的情况后,时任院长武广华非常重视,立刻派人与她取得联系。三天后,医院将其安全接到了山东济宁,小红珊被确诊为法洛四联症,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大……需要两次手术,武院长组织我院心脏外科专家研究了红珊的病情后,决定避免孩子的二次创伤,力争一次完成手术。经过心外专家三个半小时的精心手术,李红珊变紫了十多年的嘴唇渐渐红润,孩子得救了!红珊的爸爸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拉着手术医生的手说:感谢医院救了孩子的一条命,济医附院是红珊一辈子的恩人呀……
手术一年后的2008年10月,我院专门派出心脏外科专家到云南宁洱回访,经过复查,红珊已经恢复健康。生活中,当人们问李红珊长大后干什么工作时,她都会说长大了当一名医生,“因为医生能救人!”朴素的话语感染了周围的所有人,那是她发自心底的话呀。后来,红珊家里生活越来越好,还开办了超市。
2016年11月,红珊在宁洱老家举办了结婚典礼,成为了一名幸福的新娘。我院专门派出代表赶到现场为她和新郎送去了新婚礼物和真挚的祝福。如今,红珊当上了妈妈,她的那种幸福感,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到的,她还专门给刚出生的女儿起名“鲁宁”,是想让孩子长大后,永远不要忘了山东济宁,有一所济医附院,那里有一群妈妈生命中的贵人,是她们给了妈妈第二次生命,给了妈妈幸福的人生——
2005年,我院联合山东省慈善总会、山东电视台面向全国发起开展了“爱心医疗救助工程”活动,每年免费为100例家庭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免费实施心脏手术,截止目前已成功为来自青海、贵州、黑龙江、云南等24个省市自治区的1600余名贫困先心病患儿实施爱心手术,使那些备受病痛折磨和濒临夭折的贫困先心病患者重新恢复健康,拥有美好生活,使这些贫困家庭走上小康之路,以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