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追星”,让自己变得更好
5月6日,“浙大医学在SCI论文致谢偶像林俊杰”一事上了微博热搜,引起热烈关注。浙江大学医学院的胡江华在SCI上发表了自己人生中第一篇论文,在论文致谢的部分写道:在过去的10年里,林俊杰的歌曲给了我强大的精神支持。
这条新闻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热议,主要是因为它颠覆了大家对传统“追星”方式的印象,人们很难把科学研究与流行歌手联系在一起。近年来,“追星”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粉丝围堵机场致航班延误,破坏了公共秩序;为了追星斥巨资,不学习不上进;更有甚者私闯明星住宅……“追星不能盲目,偶像所传播的正能量推动着我们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人。”这也是胡江华最想通过这件事传达给大家的。
实际上,“追星”自古有之,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大文豪苏轼的偶像是屈原,他曾路过屈原的故居,在含泪祭扫后,创作出名篇《屈原庙赋》,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对屈原悲壮投河的惋惜和爱国精神的崇敬,对屈原的高风亮节更是钦佩不已。李白和杜甫的故事也被人津津乐道。偶像虽然行为乖僻,性情和自己也南辕北辙,但正是这样的李白,教会了杜甫用潇洒一些的态度面对人生。对杜甫来说,李白身上的洒脱,正是他缺少而又向往的东西。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上世纪80年代的邓丽君,90年代的香港“四大天王”,到21世纪初的“哈韩哈日”,一些人对于明星的追逐,已超出了正常的喜爱、崇拜,甚至达到了痴迷、疯狂的地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过度追星其实是对自我需求的满足。一种满足是弥补自我的缺失,另一种满足是快感的刺激。与偶像进行“虚拟亲密”的快乐所带来的巅峰体验,很容易让人迷失了自我,沉溺其中,不愿面对真实,形成强迫或过激行为,即以某种“非理性”的方式进行回避。
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人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个领域都有其自身的规则,明星可以成为偶像,每个领域的社会人如学者、科学家、运动员甚至是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偶像。
2010年,80岁高龄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云南农业大学演讲,立即成为师生追捧的对象,现场不亚于任何大牌演艺明星的粉丝见面会。一名女生因为没拿到袁隆平的签名而难过:“作为农科大学生,袁隆平就是我的偶像,尤其是他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献身农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景仰。”
新时代的青年人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更应该以“民族的脊梁”为偶像。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让美航母舰队后退一百海里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青藏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一辈子隐姓埋名,52年坚守罗布泊,参与中国全部的核试验任务的林俊德将军……这些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人,才应该是我们要追的“明星”。
我们崇拜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拥有我们渴望,现在却无法拥有的东西,他是一个“更好的自己”。真正的偶像,能够拓宽我们人生的广度,让我们有机会成为更好的人。我所理解的崇拜,不是盲目与狂热,不是“神化”偶像,不是表面地模仿,更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获悉他的隐私,而是欣赏他的态度,敬重他的品格,学习他的才智,最后甚至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超越他,拥有与偶像同等的风骨,同样的霁月光风,这才是对偶像真正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