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支教恩施山区 今踏上援疆之路
——记我校教育与管理学院援疆教师金丽娟
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资深学者,年过半百的金丽娟走遍了祖国最东最南最北的省。她说,我就差最西的新疆未去过,可能这是我退休之前唯一一次到这么远的地方工作的机会。于是,她带着学生时代的向往,选择了支教新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年过半百踏上新疆支教之路
今年51岁的金丽娟是我校教育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旅游专业负责人、中级导游员。学校考虑到她业务能力强,符合省教育厅“精心遴选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的教师和管理干部赴新疆工作”的标准,便动员她赴新疆支教。
实际上,这并非她第一次支教。2014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建立省内部分市对口支援民族县市工作机制的通知》两份文件,她响应鄂州市委组织部号召,于当年9月去往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支教一年。
在这一年时间里,她组织十多位老师参与示范校教材建设,主编了《实用礼仪教程》和《饭店服务综合实训教程》两本专业书以及中职生素质教育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为该校国家示范校旅游专业建设做了大量工作,获得支教学校和本校领导、学生的一致好评。
“这次与上次不同,毕竟是出了省,加上颈椎腰椎都有问题,想到年迈多病的父母和需要自己照料的家人,内心十分矛盾,在经过了3天的思想斗争后,还是下决心去。”金丽娟说,临近退休还要背井离乡去往偏远西部工作并非易事,可是新疆的哈密瓜、和田玉、葡萄和少数民族文化,还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喀纳斯湖、火焰山、赛里木湖等美景从学生时代起就令她心醉。
另一方面教师的责任感也让她选择了援疆,西部教育相对落后,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养能力弱,这也是导致东西部地区出现差距的原因之一,只有让民族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才能助推当地经济发展,让他们减贫脱困。
“趁着还不算太老,趁着还有机会和精力,我要去新疆!”金丽娟说。2月28日,告别了家人、朋友的金丽娟抵达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