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到心坎里 扶到根子上

——鄂州职业大学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11月28日一辆载满鄂州职业大学扶贫干部的大巴车行驶在通往梁子湖区太和镇农科村的乡村公路上。

这段路,一个半小时的行程,途经哪些路口,穿过哪些集镇、村庄,对我校的扶贫干部们来说,都已经熟烂于心了。这项每月到对口扶贫村开展入户走访活动,我校扶贫干部们已经坚持了两年。

“脱贫攻坚,就要精准把脉、对症开方,打好组合拳,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校长洪贞银说。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目标,明责任,强措施,抓落实,积极发挥学校在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精准发力,助力产业脱贫,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17年年底,经过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在农科村建档立卡的49户214人中,已完成脱贫的达到48户211人。

“一户一策”精准施策

“这段时间您老身体怎么样?”“今年家里的收成如何?”一下车,副校长胡海平和财务处处长张刚民就直奔帮扶对象胡开盛家中询问他的近况,亲切地和他拉起了家常。

胡开盛患有胆结石,妻子有重度风湿病,儿子也因病在外就医,儿媳离家出走,年幼的孙女、孙子和他们一起生活,家庭一度陷入了困顿。

转机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实施,结队帮扶干部胡海平和张刚民第一时间为他建档立册,并针对他家的具体情况,制定扶贫方案,先后为他及家人免费办理了医疗保险,进行健康体检,申请政府救助金、教育扶贫助学金、水稻补助等。逢年过节,还给他家送去过节物质和慰问金;

在我校扶贫干部的关怀和鼓励下,胡开盛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了,脱贫致富的意愿非常强烈。

考虑到胡开盛夫妻俩已年过半百,孙女孙儿也需要照料,并不适合外出务工,他们建议胡开盛在家发展养殖业。为解决资金问题,2017年11月,他们又为胡开盛一家争取到5万元养殖小龙虾的小额无息贷款。

“感谢你们对我家的帮扶!去年我家小龙虾养殖的收益还不错,我现在越干越有劲,身体好多了,心情也开朗了。今年我又养了200只鸡、300只鸭,这日子啊越过越有盼头了。”谈及自己一家的变化,胡开盛黝黑的脸上乐开了花,说是精准扶贫“扶出”了他们家的精气神。

“你尽管大胆放心地发展养殖业,今年你养的这些鸡鸭也不用愁销路,到了年底,我们学校老师就能帮你消化掉。”帮扶干部的话给胡开盛吃了一颗定心丸,感激之余,他直夸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好。

像胡开盛这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贫困户还有很多,这得益于我校扶贫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模式。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无论是精准识别、还是精准帮扶,其前提条件是掌握信息,摸清实情。为做好学校各部门和贫困户一对一帮扶精准对接,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和林和第一书记但新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在入户走访的基础上,工作队多方考证,精准识别,收集整理了49户典型贫困户的生产收入、健康状况、致贫原因等情况,整理成档。根据精准扶贫档案资料,我校结对帮扶干部深入开展入户走访活动,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情扶贫解民忧、除民困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贫困户最需求什么?家里的劳动力情况如何?孩子上学有没有困难?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对策?……这些问题都牵动着我校扶贫干部们的心。

贫困户胡春华是张和林和就业指导中心刘军华的帮扶对象。2017年,他的儿子外出务工在建筑工地不慎从7楼坠落,摔成了重伤,长期卧病在床,工伤赔偿又迟迟不能到位,那段时间,一家人愁云满面,少有笑容。

得知这一情况后,张和林和刘军华及时入户看望慰问,了解伤情,在鼓励其子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多次与建筑工地老板联系,协商解决工伤方面的相关赔偿金。在他们的积极帮扶和多方奔走下,胡春华儿子的工伤赔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身体也恢复良好。

“真是多亏了你们呀!我儿子现在身体好得差不多了,我们准备过段时间就带他到医院,把上次手术植入体内的钢板取出来。”这次入户走访,胡春华高兴地对张和林和刘军华说。

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把贫困户当家人、当亲人,是我校扶贫干部的工作理念。

“心中有‘真情’,扶贫才有‘思路’。” 张和林说,“只有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帮扶,给予贫困户精神上的鼓励、家庭的温暖和实际的帮助,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才能做到位,贫困户才能真脱贫。”

除了关心农科村贫困户家庭收支和生产生活等方面情况,我校还积极为农科村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用于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和跟进下,农科村完成了6.4公里村级公路建设项目的道路刷黑、街道和庭院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环境建设和上报。我校还资助15万元资金用于解决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的改建和旅游公厕的建设。

这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和推进,美化了乡村环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日常出行,被当地群众交口称赞。

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扶贫不是送钱送物的简单事,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带动贫困群众素质能力提升了,把“输血”变为“造血”,才能实现持续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为此,我校始终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终极一战,不断创新产业就业扶贫模式,提升产业就业扶贫成效。

在村委办公楼的左侧,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发电板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我们村去年建成的60千瓦光伏发电站,目前已经赢利4万元。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产生的电能不仅清洁环保,而且村里的49户贫困户既能在这里务工,又能享受到光伏发电的分红。”据农科村党支部书记胡秋林介绍,光伏发电项目是学校响应市政府扶贫工作安排而实施的一项扶贫富民工程。学校除了安排驻村工作队宣传和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外,还投入15万元资金用于光伏项目建设。

其实,早在2015年,我校就开始了对产业扶贫的探索。针对农科村劳动力缺乏,一半以上贫困群众都是老幼病残的状况,学校与农科村共建了300亩湘莲扶贫基地。2017年,农科村的湘莲种植基地年产值已达50万元,村组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8名参与湘莲采收的贫困人员工资共增收4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和个人收入双增收。

通过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让精准扶贫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务工增加经济收入,这种模式受到贫困户的普遍欢迎。

2018年,农科村在我样的帮扶下,把发展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步子迈得更大了。

村委办公楼的左侧,就是农科村与我校共建的100亩蔬果基地。其中,32亩为蔬菜基地,土地已经平整完毕,部份已经种下了菜苗。68亩樱桃产业扶贫基地也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农户们正在把肥料运进来作果树的基肥。

“这是我们结合美丽乡村、村湾整治和贫困户用工而建的又一产业扶贫项目。”村支书胡秋林指着一个个一米见方整齐排列着的树坑,心里充满了喜悦。“我们已经订购了樱桃树,过几天就能运过来栽下去,到了明年,树上就能挂满果实了,预计年产值将达到60万元。”

随着精准扶贫不断向前推进,农科村在医疗卫生、道路修整、居住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湘莲基地、光伏发电站和果蔬基地的建成运作及“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产业经济模式,这个过去的省级贫困村基本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的转变,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14年的3200元,提升到如今的8600元以上,基本实现了脱贫致富。

未来,我校还将为农科村打造扶贫产业致富链,为巩固农科村脱贫成果,彻底拔掉穷根继续助力。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