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班”的动力从哪儿来?

新一届“船舶动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报名学员增长3倍


  本报讯 (记者 赵琳琳)从首期开班只有7人第一志愿报考,到1年后报名人数增长3倍,动力学院的“船舶动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以连续两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位列全校同年级第一,闪亮跻身刚刚揭晓的全校三好班级标兵之列,赢得了众多学霸们的青睐。
  动力学院是我国舰船动力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科基础。当前,国家发展战略对船舶动力领域人才需求迫切,对船舶动力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学院创办的“船舶动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于2017年9月首次招生。我校全国各省高考成绩在前4%的2017级本科生,通过笔试、心理素质测试等环节的考核,可在学校开办的三个实验教学班中自主选择,面对早已声名远播的“陈赓班”和依托学校龙头学科创办的“船海班”的强势竞争,首期开办的动力班仅有7人第一志愿报考。
  首期开班的门庭冷落成为学院领导班子的重点课题。为了稳定实验班的生源,真正实现优质生源精英培养,学院一手抓“资源配置”,为实验班配备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一对一”学业导师制度等优势资源;一手强“机制创新”,采用“末位淘汰、动态补充”的管理机制,面向学院普通班学生开口,全院范围内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可以补充到实验班中,反之,实验班原有学员成绩最后一名的将取消在实验班学习的机会。“鲶鱼效应”将普通班级里富有朝气、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思维活跃的生力军引入到实验班中,为实验班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也带来竞争压力。
  更为可喜的是,自“动力班”创办以来,学院整体学习风气更上台阶,学院本科生学习成绩由全校第七名上升为全校第二名。闫爽,原本全系排名中游,“实验班先进的管理机制让我看到了更优秀的自己,学习更有动力。”期末考试时,闫爽顺利拿到进入实验班学习的资格。他说,“鲶鱼效应”这一生存法则,打消了同学们进入实验班便“坐上温床”的念头,也唤起了“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末位淘汰、动态补充”不仅为实验班注入了活力,也全院班级内形成了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机制,带动了学院全体本科生学习成绩的大幅提升。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择优录取、后进则退”“末位淘汰、动态补充”先进的管理模式,带给班级乃至学院十足的动力,这是一个长期的效应,它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以强劲有力的发动机带动了整个学院学风建设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