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质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8个明确”和“14个坚持”中,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自信。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提出了“四个自信”,还在于其自信地明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高难目标和艰巨任务。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的优秀品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质。

  “中国梦”的提出源于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20121129日,在国家博物馆,刚刚上任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和“两步走”战略目标,为“中国梦”的实现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伟大梦想蓝图的绘就,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对中国精神的自信、对中国力量的自信,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性的自信、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自信,对中国人民创新力和创造力的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一带一路”建设贯穿着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则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自2013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截至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33.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4%;截至20188月,亚投行成员数由成立之初的57个增至87个,已批准项目投资超过53亿美元;截至20189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10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49份政府间合作文件……一串串数据昭示着“一带一路”建设5年来的丰硕成果,体现着为沿线国家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201611月,联合国大会在决议中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20171024日,党的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正式写入党章。“一带一路”建设,贯穿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华文化的自信,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自信。

  “党领导一切”方略彰显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党兴则国强,党衰则国弱。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所决定的,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党领导一切”的方略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能力和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能力的自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自信;更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完成历史使命、战胜风险挑战、正风肃纪反腐和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自信。

  当前,我院发展势头良好,但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如,虽然我们获批了硕士授予权单位,但学科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教学、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相比一流本科教育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虽然我们的师资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名师大师的数量仍然偏少。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自信的营养、获得自信的能量,发扬“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齐医精神,胸怀医科大学的“齐医梦”,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