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行大爱 仁心驻芳华——记2017年度齐市“最美医生”于湘春教授

专家名片:于湘春,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主任医师,教授,现任附属二院呼吸内科主任兼一病区主任,是学院后备学科带头人。她还兼任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专科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专科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专科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黑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基层呼吸联盟第一届委员会专家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黑龙江省分联盟第一届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市医学会第二届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齐齐哈尔市康复医学会第一届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齐齐哈尔市医师协会多学科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市康复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1994年赴上海中山医院进修学习,1997年赴哈医大二院学习支气管镜技术。于湘春精通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癌、胸腔积液、肺栓塞、肺心病、呼吸衰竭等疾病诊治。擅长支气管镜、肺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开展了肺功能测定对早期肺间质纤维化诊断意义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弥漫性肺部疾病诊断中的研究。发表国家、省级论文10余篇,编写论著一部,开展新技术10项。获市自然科学成果奖1项,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市科技成果2项,教学成果奖2项。

于湘春32年如一日,克服急危重症多、疫情多、身体弱等多种困难,无怨无悔地战斗在临床第一线,坚定不移地守卫一方百姓的健康。前不久,她荣获2017年度齐齐哈尔市“最美医生”荣誉称号。

挑战自我   一片丹心创天地

选择了医学,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奉献。30多年的行医生涯,塑造了于湘春果敢刚毅的性格,锤炼了她永不言败的精神。多年来,于湘春不忘初心,一丝不苟,砥砺前行,她用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成就着一名医者的初心和梦想。

200610月,信心满满、技术全面的于湘春,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更好地发展呼吸内科诊疗技术,主动向医院领导请缨成立了呼吸内科病房。新的科室成立了,但挑战也同时摆在了她面前:医护人员不足、病源稀缺以及新成员间的相互磨合欠缺等问题,都给于湘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此时的于主任运筹帷幄,集思广益,变压力为动力,她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守门诊,值夜班,查病例,询患者,耐心而周到地培养年轻医生,使李更森、赵微微等年轻医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迅速得以提高,很快成为科室的技术骨干。于主任还协助新护士长尽快进入角色,以提高管理能力,保证护理质量。于湘春把全部的精力和体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感召和努力下,科室很快走上了正轨,医疗秩序井然,病源充足稳定,更令人欣喜的是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在悄无声息中得到增强。

由于过度劳心费神,于湘春的身体渐渐支撑不住了,疾病也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了她的身体。20075月,她做了第一次手术,为了不影响科室工作,术后仅休息两周她就来到了病人身边。见到她那更显单薄的身躯,更加消瘦的面庞,同事们都心疼不已,劝她回家休息,而她心中全然没有自己,不顾自身健康。每次给病人查体叩诊时,她刚刚愈合的手术刀口都在阵阵作痛,而且痛感传遍了全身,让她难以直腰,但她一见到病人的笑脸又倍感欣慰,因为她心中装满的是病人,是医生的职责。

在于湘春的不懈努力下,科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诊疗实力突飞猛进,这让她也多了一份自信,同时也为工作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只要病人需要就随叫随到,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几乎成了24小时医生。

科室壮大了,而于湘春却又一次陷入了疾病的沼泽中,仅仅间隔6个多月,她承受了两次手术的打击,此时,她的身体已极度虚弱,然而,心爱的事业促使她顽强地与病魔做着抗争,一个多月后,她又出现在病房里。

为了病人,为了医学事业,她不仅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而且也愧对心爱的女儿。2008年,正值女儿高考,在这一关键时刻,大部分学子都在享受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而于湘春却把时间都给了病人,懂事的女儿为了不影响母亲的工作,两餐都去学校食堂,于湘春至今还心有愧疚和自责。

面对“禽流感”、“甲流”等袭击人类的传染病,于湘春更是当仁不让,一马当先,她下县城、走乡村,用一名医者的职业操守抵御着瘟疫、拯救着病人,医院、学校等许多场所都留下了她不屈的身影,感人的瞬间,她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白衣天使”的执着与博爱。

突破自我 德高声远济众生

德高声自远,妙手济众生。30多年的勤勉不辍,攻坚克难,让已走进天命之年的于湘春早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呼吸内科专家,她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锐,医术更加精湛,但她却从没满足过和懈怠过,依然在临床实践中不停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她用高超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为一个又一个疑难杂症病人找回了健康和未来。

支气管镜是近40年来诊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一项基本技术,可通过刷检、钳检、灌洗对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及局部治疗,其特点是疗程短,效果好。

40岁的李先生因胸闷、气短到附属二院求治, CT提示他左肺中心型肺癌伴左上肺不张,这一结果让李先生及其家属极度恐慌和悲伤,为进一步确诊,李先生慕名找到了于湘春。于主任根据李先生的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为李先生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发现他的左主支气管呈环状狭窄,左上叶支气管痰液阻塞,灌洗后,病变部位明显狭窄并呈缝隙样,经刷检后查到抗酸杆菌,最后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这让惴惴不安的李先生一家喜出望外,兴奋异常。

肺动脉栓塞是呼吸内科的急重症,起病急、进展快,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心脏骤停,死亡率极高。典型表现为咯血、呼吸困难、胸痛,但多数患者症状不典型,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细心观察至关重要,是正确诊断和救治生命的关键。多年来,于湘春缜密观察、精准诊疗,让众多肺动脉栓塞病人死里逃生。

2017828上午,家住克山县的59岁的田先生突然出现了呼吸困难,满口咯血,每次咯血量达到150ml,并且经当地医院治疗不见好转,随时可能发生窒息,他慕名找到了于湘春主任。

于主任接诊后发现田先生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入院CT提示肺间质纤维化合并炎症,D二聚体无明显增高,田先生有40年吸烟史和30年饮酒史,5年前曾做过冠脉搭桥术及主动脉瓣换瓣术,长期应用抗凝药物,近一个月以来,皮肤多处出现出血点和瘀斑,病情非常复杂,治疗极其困难。于湘春给予酚妥拉明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为明确诊断,于主任让家属与为田先生做手术的北京专家联系,同时请院内相关专家进行会诊,会诊后大家一致认为是抗凝剂应用过量,决定暂时停用华法林,给予输注冷沉淀、血浆等药物治疗。调整治疗方案后,田先生的咯血还是不见好转,监测D二聚体发现逐渐升高,于主任马上考虑病人的咯血可能是肺动脉栓塞所致,于是立即与家属沟通,征得家属同意后为田先生做了CT肺动脉造影,结果证实于湘春的诊断完全正确,这次及时正确的诊断为田先生保全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于主任与家属商量后,冒着病人的其它部位可能大出血的风险,在输注冷沉淀、血浆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了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于湘春带领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守护下,田先生的凝血功能逐渐得到改善,病情日渐稳定,半个月后痊愈出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一次急性发作,都可能使病人肺功能明显下降或恶化,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比较高,这种病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已被列入慢病之一,需要长期巩固治疗,给病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在过去,用药物治疗因慢阻肺引起的呼吸衰竭效果并不佳,如果病情危重时,需到ICU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有创通气(有创呼吸机)维持生命,患者经济负担非常重,还存在不能脱机的风险。近年来无创面罩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在呼吸系统危重症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技术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避免了气管插管的创伤和不能脱机的风险,还可以帮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进行脱机,是当前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行之有效的手段。

201721,家住甘南农村58岁的李女士被爱人背到了呼吸内科一病区,她是一位患慢阻肺多年的老病人,不到60岁的李女士看上去像70岁的老奶奶,她不能平卧,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多汗盗汗,精神萎靡,穿衣、吃饭、大小便都需要别人帮助,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

于湘春主任对李女士进行全面检查后,确诊为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失代偿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内感染、离子紊乱、低蛋白血症,对于这样复杂的病情,于主任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炎、通畅气道、纠正心衰,纠正离子紊乱等治疗,同时建议给患者进行无创面罩呼吸机通气治疗,但当时家属并不同意。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家属非常着急,这时于主任再次向患者家属建议采用先进的无创面罩呼吸机治疗,征得他们同意后,仅仅经过短暂的治疗,李女士的喘憋症状就得到了缓解。一个月后李女士活动后气喘好转,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下肢浮肿也完全消退,不仅能平卧休息,还能自行下床走动,穿衣、吃饭、大小便等日常生活都可以自理了。出院前,为了巩固李女士的治疗效果,于湘春叮嘱她一定要长期进行家庭氧疗,佩带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出院一个半月后,李女士不仅实现了生活自理,还能为家人做饭了,当她再次来到呼吸内科一病区复查时,走过来的她让全科人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像70多岁老奶奶的李女士一下变成50多岁的中年人,与住院时相比可谓判若两人。

柔肩行大爱,仁心驻芳华。病人,是于湘春精心守护、倾情关爱的对象;学子,则是她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心中最爱。32年来,于湘春在救治数以万计的病人、圆梦不计其数的家庭外,她还在高等医学教育事业中不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悉心培养医学生和住培医生。

于湘春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不仅奠定了她的理论基础,更提升了她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长期的诊疗经历充盈了她的课堂,丰富了她的人生,一堂堂饱含思想和内涵的教学让她深得学子们的敬重和喜爱。

于湘春主任经常说:“传承医学是我的使命,教书育人是我的梦想。”为此,每一堂理论课,她都查阅大量资料,精心选择典型病例,认真进行课型设计和教案书写,内容丰富、生动流畅的教学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无论怎么忙,于主任都会准时赶到教学现场,亲自指导学生完成各项技能的规范操作,组织开展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现已进入天命之年的她教学热情仍不减当年,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教学查房大赛,并一举荣获了十佳教学能手的美誉。

三尺讲台、技能训练室以及医院的病房里,都留下了她奋斗的足迹。很多医学生在于湘春的影响和带动下,不仅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考取了呼吸内科研究生,像她一样成为一名受人敬重的呼吸内科疾病专家,用高超的医术服务社会、造福百姓。

于湘春虽然没有伟岸的身躯、强健的体魄,但她却用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在行医的道路上脚步铿锵,收获满满。曾多次荣获省“三八”红旗手、齐市最美医生、医学院青年教师奖、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案评比一等奖、学院“A”级教师、医院“十佳”医务工作者、医院先进个人,医院党风廉洁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颗圣洁的爱心,一手精湛的医术,一路无私的奉献。32年来,于湘春带着执着传承医学的精髓,她不愧为百姓的救星;带着温婉抵御各种诱惑,她不愧为人民的天使,她的仁爱播撒在鹤城大地,她的名字响彻于嫩江之滨。

 

 (附属二院宣传科 高秀文)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