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导向”系列教材相继出版
本报讯 3月下旬,学院“三导向”研究课题组和整合课教材编写组,在孙宝志教授的指导和240名编者的共同努力下,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改革经验,圆满完成了12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列整合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3部教材由人卫社出版,9部为学院自编教材。该套教材已在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教改班及部分其他专业学生中开始使用。
“三导向”课程改革在国内首次提出“系统功能域”整合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基于“系统功能域”模块的课程整合,构建了“人体结构的宏观与微观”、“机体防御中抵抗外部侵袭和机体内部防御机制”、“物质交换与运输中外界物质交换和体内新陈代谢的机制”、“神经系统与意识、行为”、“全球公共健康与地方区域健康促进及其研究方法”等5个大的系统功能课程模块,强化知识的整合与融通,减少学科间的割裂,建立系统间核心功能的联系。同时结合导论课程《医学生成长导论》,纵向贯通课程《医生与病人》,人文训练课程《医学人文》,构成了完整的“三导向”课程体系。系列整合教材出版开创了基于“系统功能域”模块的课程整合先河,对应用型医学院校“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课程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下一步,学院“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工作是继续研究课程实施规范、研制评价标准、编著“三导向”专著以及辅助教材。
“三导向”系列教材的出版,标志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