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学院举办“拥抱光谷·深化产教融合”高端论坛 助推多方合作创新发展路径
新闻网讯(通讯员 欣文 文新社实习记者 敖颖婷 邵春)为促进我校创新发展、推动产业与教育事业的互利融合,12月22日上午9时,文华学院“拥抱光谷·深化产教融合”高端论坛在我校行政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大会由党委书记于清双支持。
党委书记于清双主持会议
应文华学院董事长吴文刚和校长刘献君的邀请,“光谷”首倡者黄德修,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中国光谷的知名企业家和高管,武汉知名教授、学者等出席了大会。文华学院常务副校长刘太林等校领导,学部和机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刘献君校长致词
会议伊始,文华学院校长刘献君说道:“此次论坛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解决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文华学院接下来的发展问题,二是加强企业与学校间的交流,促成项目合作。”在肯定我校历年来教学方面的发展后,他指出我校已步入全国应用型大学的前列。刘献君介绍了我校独创的“个性化教育”与“三个一”工程,即一人一规划、一生一课表、一师一优课。刘献君指出一所大学要发展必须有两个东西:第一人才培养质量;第二科学研究水平。针对企业与高校合作的重要性,企业的需求推动人才的培养,人才的输送则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因此,深化“产教融合”能达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成果。本校地处光谷腹地的地域条件则进一步促进了我校与光谷高水平企业的合作。最后,刘献君就企业与高校未来的合作期许道:“我希望能在此次交流中和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从而找到一条推动我校发展的新道路。”
黄德修教授讲话
会上,黄德修教授以“敞开胸怀、拥抱光谷、壮大文华”为主题发表了讲话。他说道:“文华学院作为一所民办应用型大学,有着办学自主性大、办学理念独特、学科种类丰富的优势。因此在学校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应以开放的姿态去拥抱光谷、拥抱时代,展现文华魅力和学子风采。”在实践方面,黄德修强调到,想出办法并不是最后一步,学校还应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推动我校的发展,从而培养更多的人才去服务社会。
湖北省侨联副主席陈义红
湖北省侨联副主席陈义红提出对我校教学理念的见解,他说道:“‘教’与‘学’是为了‘用’,而‘用’即最根本的就业。因此我校应做好职业培训工作,培养定向应用型人才的同时积极引进企业项目,达成多方合作,以此来推动学校的创新发展。”提四个比较具体点的建议 :第一个加强双向教育;第二个加强职业培训教育; 第三个与企业做一些定向培养;第四个与企业做一些联合申报这个定向奖项。我觉得如果教学和科研能够融合,内部教学和科研能够融合,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而且更好地利用你的师资资源,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康勇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康勇: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形势是什么?是智能化,智慧化。其他的很多都是手段。我们大力研究的机械自动化电子传感器,包括光通讯等等,这都是手段。但是如果在应用层面上,如果说我们文华要做应用型的大学,我们应用什么?这个问题值得去考虑。能不能以智慧化,比如说互联网大数据。我刚才看了你们几个平台,我觉得做得不错。能不能反过来讲,我们在光谷里面找一些事情,围绕着经济社会发展这样一个重大的需求,可以提出来。以文化学院牵头做这件事情,我们每年有这样的支持。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红卫、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邹雪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国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社长阮海洪、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宋恩民,浪潮集团湖北分公司党政教育行业总经理周湘云,湖北中圣节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晓强,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姣龙,武汉必慕智联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发起创始人李日新,东方财富证券湖北分公司总经理袁立华,武汉智联之星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涂立新,武汉格力智能装备公司副总经理王守柱,武汉海尔工业园生产运营部部长方笑等纷纷发言,献计献策,交流信息,提供路径,为产教融合发表了许多积极的意见。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未来办)副主任明铭
会议进行到尾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未来办)副主任明铭说道:“特色专业是本校的一块招牌,因此发展好特色专业对学校的未来至关重要。同时学校应加快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用创新来引领发展。”并表态,全力支持文华学院“拥抱光谷·深化产教融合”。
吴文刚董事长
最后,吴文刚董事长表示了答谢。他说:今天文华学院高朋满座,蓬荜生辉,我们迎来了光谷的首创者,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明铭博士,以及中国光谷的知名企业家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知名教授,在此我代表文华学院董事会和个人,向出席文华学院拥抱光谷,深化产教融合的高端论坛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希望大家对我们文华学院的发展给予支持关心。
会议结束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邹雪城说道:“文华学院正处于十五年后谋划发展的新节点。通过此次研讨会,我们收获了许多利于建设发展的新理念。我相信通过多方努力,文华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图:陈雯雅 王汉鸿 代琪 文字编辑:瞿梦微 邓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