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018级新生班级兼职班主任工作侧记
“同学们,最近学习情况怎么样?生活中有没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在外语系俄语专业18-1班的俄语课课间,站在讲台上与学生亲切交流的不仅是俄语专业课的教师,同时也是这个班级的班主任——胡明。学生蔡洪锟说:“胡老师和蔼可亲,每次在俄语课课间或课前,她会开一个简短的班会,询问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时还给我们一对一纠正俄语发音,就像我们的知心大姐姐。”对于在校工作八年的专职教师胡明来说,如此深入地与大一新生接触,可以说是她人生的“第一次”。谈到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她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每一位同学的喜怒哀乐,营造民主和谐的班风、学风,当好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引路人。”
班主任胡明在课间纠正学生俄语发音
自2013年起,学校每年选派一定比例的处级干部担任兼职班主任。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兼职班主任制度,更好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学期初,学校党委研究决定为2018级103个新生班级全部配齐配强班主任。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校领导带头担任新生班级班主任,同时还选拔了一批处级干部和像胡明一样的专职教师,建立了一支信得过、靠得住、做得好的百人班主任队伍,有力充实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开学两个月以来,班主任们积极适应岗位需要,主动转换角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逐步得到了学生认可与支持,营造了育人工作优先的良好工作态势。
为心灵把脉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自从当上了土木类18-5班的班主任,刘海苹老师的办公桌上就多了一份档案袋,里面是班级30名同学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我的兴趣爱好是足球、羽毛球、弹钢琴、唱歌……”“我自制力不太好;我比较喜欢安静;我有点胆小自卑”“老师,我如何才能平衡学习与社团活动的关系?学分怎么修呢?毕业之后如何找到好工作?”……通过这份刘老师亲自设计的调查表,她基本掌握了学生的基础信息、兴趣爱好、自我认知以及对未来的困惑,从而对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班主任刘海苹与学生交流
9月24日,道桥和工管系举办了中秋节联欢会,过节不能回家的同学和班主任、辅导员欢聚一堂共度中秋佳节。在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刘老师发现来自广东的赖雨婷同学情绪低落。联欢会结束后,刘老师找到赖雨婷,了解到她是因为第一次离家在外过中秋节,非常想家。得知这一情况后,刘老师建议赖雨婷与家人视频聊聊天,和室友出去逛逛,并给她推荐了周边游玩去处和美食,贴心地叮嘱她出门添加衣物。赖雨婷说:“老师开导我之后,我的心情好多了,与室友去了中央大街和索菲亚教堂,吃了东北菜,跟家人视频分享了我在学校的生活情况。这件事让我明白,上了大学后,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必须锻炼自己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成长。”
大学一年级初次接触高数,让学生赵洋十分苦恼,课程跟不上、作业也不会做,使他对学习高数逐渐失去了兴趣。他主动找到刘老师说出自己的困惑,刘老师开导他要敢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如果遇到不会的习题,要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平时要多做高数题,做得越多越能发现规律,做得越对越能找到自信。赵洋在这次谈话后,把学习重心偏向了高数,勤问问题,多做习题,慢慢地爱上了这门课程。他说:“刘老师让我懂得了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的道理。现在我已经不再惧怕高数这门功课,谢谢老师。”
班主任刘海苹与班级学生合影
为师一日,终不可怠。在无数的反复与繁琐中,能够考验一名老师的正是她对每一件小事与每一名学生的态度。从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解决困惑到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防骗防盗,从每天班级微信群里的温暖问候到叮嘱学生天冷加衣,学生眼里温柔美丽如大姐姐般亲切的刘老师乐此不疲地履行着班主任的职责。“为学生解决每一件事情,都是一次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机会。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更应该关心他们生活,注重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用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影响学生,引导和帮助他们把握好人生方向,带领他们找到通向未来的幸福之路。”刘老师坚定地说。
为成长铺路 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初上大学,我对自己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很迷茫,何老师为我们解开了这方面的困惑,让我们有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学生张桥祖如是说。
学生口中的何老师就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8-3班的班主任何文广。他1993年来校工作,担任实验课程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教二十余年来第一次担任班主任,何文广老师坦言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新生来校报到之前,他便认真学习了《黑龙江工程学院学生手册》中的规章制度,向辅导员请教了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法,并掌握了班级学生的基本信息。
班主任何文广正在给学生开班会
在新生到校后的第一次班会上,他发现有许多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没有清晰的认识,对毕业去向充满迷茫。针对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何老师策划了一次主题班会,充当起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导师。在班会上,他凭借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对行业前沿的深入研究,向学生耐心细致地介绍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方向,讲述本专业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励志故事,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参与创新比赛,从大一开始打好专业课基础,为未来就业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他还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他们怎样自主学习,怎样培养专业技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
“这些孩子与我的孩子年龄相仿,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孩子们刚刚进入大学就好像一张白纸,如何在白纸上作出一副好的作品,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加深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识为学生装满第一桶水,并通过这四年的陪伴与引导,让学生在毕业之后都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何文广由衷地说。
对于下一步的班主任工作,何老师也有自己的规划,他准备在班级吸纳几位同学参与到他的“粉末成型机”设计研究创新创业团队,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认识自己、锤炼自己、成就自己。
为成才服务 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引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心灵。开学以来,班主任们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根据大一新生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缓解2018级新生初次离家在外过节的思乡之情,中秋节到来之际,许多院系的新生班主任与辅导员积极组织筹备联欢会,与大一新生共度佳节。联欢会节目精彩纷呈,有传统器乐演奏,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还有相声、书法等国粹展示,另外也有充满时代气息的歌舞,既展示出青年学子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展示了学生的多才多艺。一些班主任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中秋礼物,为班级开展活动提供经费支持。来自河北的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黄煊菊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和老师、同学聚在一起共同庆祝中秋佳节,看节目、做游戏、吃月饼,不但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温暖。”
中秋联欢会结束后,在强身健体、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篮球比赛现场,消除陌生感、强化集体意识的“破冰”活动现场和“读书与网络”主题班会现场都能见到班主任们活跃的身影。许多班主任通过组织、参与活动进一步融入到学生中,与他们建立了更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们从中收获了乐趣,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加强了彼此间的了解,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开学两个月以来,兼职班主任们默默付出、摸索前行。他们虽然精力有限,却在繁忙的科研、教学、服务等本职工作之余,认真干着这份“良心活”。在学生眼里,他们是恩师、是挚友、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三尺讲台虽小,但“立德树人”责任重大。对于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学工部于大刚部长说:“我们将进一步梳理班主任工作机制,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的能力,把班主任工作做实、做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