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激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系列报道(三篇)
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清洁能源品牌企业的“潞安梦”,要靠广大干部作出新担当,展示新作为。而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一项重要之举就是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当以暖字为重,以容字为要。暖是什么?就是要在政治上充分关心,在精神物质上充分激励,在生活上排忧解难,送去春风般温暖,让广大干部心里多些滋润,更加亮堂。容是什么?不是放松纵容,而是对该容的大胆容错,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为广大想干事的干部创造一片理想的晴空。只有甘心为他们遮风挡雨,他们才能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于作为、敢于担责,不断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鉴于此,集团在坚持从严要求的同时,积极实施暖心措施,努力完善容错机制,让干部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清洁能源品牌企业的工作实践中能够安心干事、创新干事,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真诚关爱,让担当作为者安心安身安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集团广大干部奋战在集团的各条战线上,既是集团各项重大战略部署的执行者,又是基层各项工作的推动者。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如何,时刻影响着集团发展的进程和质量,集团多年来高度关注,从思想、工作和生活上采取举措对他们给予真诚的关心,对那些担当作为的干部先进典型更是旗帜鲜明地给予鼓励和关心。
集团对干部的关心首先是物质与精神奖励并举。不仅每年对选树的优秀干部给予奖励,事迹突出的及时提拔使用,而且还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干事创业先进典型;不仅在年度考核中按规定用足用好政策进行物质奖励,而且还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此外,在确保基层干部的工资、津贴补贴等待遇落实到位的同时,对工作实绩突出单位的领导干部,其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均按最高限确定。
对干部进行奖励很有必要,但对其生活和思想的关心同样也不能缺少。集团党政深刻认识到干部“安心才能安身,安身利于安业”,坚持对干部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定期走访慰问干部,给予帮扶救助,解决后顾之忧;落实带薪休假、健康疗养、年度体检等制度,努力让关心关爱干部成为一种制度,形成一种常态。
正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之举,从内心深处打动着集团每一名干事创业的干部。他们切身感受到集团党政的关爱之情,感受到了工作辛苦但不“心苦”,在本职岗位上干事创业的信心更强了、干劲更足了,正在自觉以实际行动争当企业发展的实干家、促进派。
合理容错,为奋发进取者撑腰鼓劲加油
企业要转型升级,离不开干部带头推进改革创新。而改革创新,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向来不会一帆风顺。
在推进改革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干部干事创业难免会出错、有失误,而且干的越多,就越有可能出错,甚至多出错。对这样的干部,集团该怎么办?是直接问责还是根据情况进行容错?
为了不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集团选择了后者。对干部在贯彻落实集团党政决策部署、推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时出现失误或错误,集团坚持:只要出发点是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企业发展、保障和改善职工生活,符合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没有明令禁止的; 大胆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出现无意过失的;存在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的;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等6种条件的,可以容错免责。但前提必须是集团问责机构开展的容错免责调查核实认定本人出错属于容错免责的情况。与此同时,集团还特别规定干部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职称评聘;单位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及评先树优、表彰奖励等4种情形时不受影响。
干部出了错,虽然可以为其容错免责“开绿灯”,但不能回避错误,必须及时纠正。因此,集团相关问责机构作出容错免责决定的同时,及时启动纠错程序,以适当方式向容错免责对象说明纠错事由,提出纠错要求,责成限期整改。同时,督促指导相关部门或个人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如果干部工作受到了诬陷,又该怎么做呢?为此,集团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澄清保护机制,为担当作为者提供保障。针对受到恶意中伤、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为其澄清和正名,消除负面影响,真正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鼓劲,并依纪依法查处诬告陷害行为。
当前,集团已进入新时代、新阶段、新方位,改革转型的工作艰巨而复杂、任务紧迫而繁重。有了集团的真心关爱和容错保护,广大干部才得以主动卸下出错带来的思想包袱,安心工作,创新进取。未来,他们必将为早日实现“潞安梦”披荆斩棘,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