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见证改革之路

20190430104347.png

——庆祝集团建局60周年系列报道之改革篇

 

60年改革发展,60年沧桑巨变。石圪节煤业、王庄煤矿、高河能源、180项目、潞安化工公司……这是60年潞安改革发展历程上的重要标志,一个个“地标”,成为见证潞安高质量发展的最好“窗口”。在集团建局60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回望来时的路,是对60年胼手胝足、砥砺奋进的深深致敬,更是为继续前行汲取智慧、积蓄力量。


改革“地标”变迁  折射转型跨越


   “井筒名称:南副井立井;井筒垂深:137.9m;井筒直径:4m;封闭时间:2016年10月13日。”当这块新铭碑被钉在水泥封闭的矿井井口时,标志着拥有90年建矿史、中国共产党在冀鲁豫边区接管的第一座煤矿——石圪节煤矿正式关井。
  石圪节矿井关闭,是潞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迈进的又一个生动缩影。正如它过去几十年中以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屹立中国煤炭工业潮头一样,在此次煤炭行业去产能浪潮中,石圪节煤矿再次充当了“先行者”的角色,成为潞安乃至山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见证者。

 60年前,潞安矿务局在石圪节等小煤窑基础上正式成立,揭开潞安改革发展变迁的大幕。60年后,石圪节又一次站在了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沿。
     实践证明,改革才有出路。“煤质差等落后产能必须坚决淘汰,这样可以为优质先进产能腾出更大发展空间。今天退去落后产能,未来必将海阔天空。”李克强总理2017年在石圪节煤矿考察时这样强调。
   就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潞安大力发展先进产能,积极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截至目前,集团共关闭石圪节、大木厂、忻丰、小南村等7座矿井,合计减少产能600多万吨/年以上;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达到25座,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0%。

 时光流转,斗转星移。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先进产能、加速低碳发展……潞安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大步向前。

 

改革“地标”闪耀   展示强大活力


  建于1966年的王庄煤矿被誉为“中国煤炭战线的一盏明灯”。50多年来,王庄煤矿为潞安的改革发展开拓出了一条如砥大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煤炭企业中率先实行“小包干”为主体的经济责任制,在工作面实行分段管理,把工资与产量捆绑在一起,按

劳取酬。这犹如一缕星星之火,点燃了所有王庄人上产量、增效益的创业豪情。1978年,王庄煤矿在一线队组实行了计件工资,并把安全和质量的考核纳入其中同步考核。1979年,实施了全面经济责任制,将产量进尺、工程质量、机电检修、安全循环等纳入其中综合考核,当年矿井产量就达152万吨,实现利润1161万元,成为名镇一方的山西省“大庆式企业”。
  从当初“小包干”到如今以岗位工资为基础、以效益和业绩为重点的薪酬分配,王庄煤矿的历史与今天,是潞安依靠广大职工推动改革、改革成果惠及职工的生动写照。改革开放以来,潞安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翻天覆地:1978年,在行业率先扛起技术创新的旗帜,点燃了中国煤矿现代化建设之火,并在全国煤炭系统第一家推行局、矿长负责制;1987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现代化矿务局,成为全国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进入新世纪,潞安实施大开放、大开发的“走出去”战略,实现了走出矿区、走出山西、走向世界跨疆域发展,形成了潞安、武夏、潞宁和潞安新疆四大矿区。
  资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实现了无缝对接。潞安环能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是当时全国煤炭行业中首发价格最高、融资额度最大的一支绩优股。2007年,组建了山西省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企业财务公司——潞安集团财务公司。
  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从落后小煤窑到现代化矿井、从肩扛手拉到全自动智能管理、从上党大地到晋北锁钥再到辽阔边疆……如今的潞安早已在改革的浪潮中呈现着崭新的面

——连续五年位居世界500强,煤炭企业全球竞争力30强中排名第15位。


改革“地标”奋进  续写新的辉煌

 

潞安煤炭板块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高河能源于2006年开工建设,2012年正式投产,总投资37.17亿元,由潞安与亚美大陆公司(后亚美大陆公司转由泰国万浦集团控股)共同出资成立,其中潞安占股55%,亚美大陆公司占股45%,这成为潞安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大亮点。
  2017年12月31日,180项目液体储运装置区外送产品装车取样点,随着高品质高纯度合格油品汩汩流出,省转型综改重大标杆工程——180项目全系统成功试运行,标志着论“吨”卖的煤炭实现了论“滴”卖。这是潞安发展现代高端煤化工的新“地标”,传递了新时代潞安改革转型的新信号。
  在180项目的诸多改革清单中,管理模式改革尤为“吸睛”:与美国AP公司合资建设气化、净化、空分装置,与中节能公司合资建设热电装置,并引进新加坡胜科公司建设水处理装置,其中,气化、净化引进投资54亿元,是近10年来山西省单项工程引进外资最大手笔。
  改革的思路与目的,在于简除烦苛、打通梗阻,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创新活力,真正建立起“政企分开、产权清晰、管理科学、运转

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此,潞安于2017年出台《精简优化法人单位总体方案(2017—2019年)》,目前精简法人单位21家,机关处室由65个精简近一半,科级机构精简21.21%,基层单位科级机构精简23.15%。
  与企业改革进程一同阔步前进的,还有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潞安家属区“三供一业”所涉及的12家单位33904户的分离移交工作全部完成;潞安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纳入长治市地区统筹;推进瘦身健体“处僵治困”,注销21户企业,全面完成将企业法人管理层级压缩到四级以内的目标,缩短了管理链条;中小学全部移交地方政府;集团总医院与北大医疗合作,重组改革初见成效;厂办大集体改革实现“16变1”的目标,涉及集体资产全部并入潞安劳动服务总公司。这体现了潞安最大限度维护根本利益、以改革促转型的坚定决心,也让我们期待改革形成的强大合力。
改革“地标”腾飞  绘就壮美画卷
   2018年2月28日,潞安化工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我省高端煤化工行业整合平台正式启动。“潞安将以该公司为平台,在培育发展新型高端现代煤化工方面取得系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构建“一中心七平台五基地”高端开放创新体系方面形成的独特优势,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新型高端化工企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晋平对潞安化工公司前景的展望让我们充满期待。
  为构建完善改造提升传统化工和培育发展新型高端现代化工的运营平台,潞安于6月28日完成了煤基清洁能源等12户企业国有股

权向潞安化工公司的划转,并同步开展了公司的运营业务;8月15日取得了省国资委关于潞安化工公司引进投资者的批复;8月19日潞安化工公司增资项目在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挂牌公开征集投资人。目前,共征集有增资意向的战略投资者6家,意向投资4.6亿元,财务投资者3家,意向投资58亿元。战投和财投合计意向增资总额62.6亿元。
  近年来,潞安在全面推进改革中日行千里:深化资产证券化改革,加快推进优势资源、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完成潞安环能控股煤婆科技,实现在创业板上市;推进晋安公司与科腾环保重组合作,实现在创业板上市;推进太行润滑油等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做强做大潞安资本;取得国资委将慈林山煤业从潞安化工公司划出并由集团收购职工股的批复,奠定了将慈林山煤业、李村煤矿注入潞安环能的基础。同时,加快“腾笼换鸟”股权转让,通过和美国AP公司合作,转让180项目净化气化资产近8亿美元;潞安精蜡化学品公司作为集团推进员工持股的试点单位,让核心管理团队、技术骨干持股,通过股权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目前,潞安200家子公司已有98家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潞安控股90家,参股8家,占潞安法人数量的49.7%。
  “通过推进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社会资本的交叉持股,可以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互相制衡,减少国有资本投入,有效激发企业内部活力和内生动力。”集团投融资中心副主任张成银说。
  目前,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一些事关企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一些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新动力的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一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效应逐步显现。举目望去,潞安大地,一轮新的改革春潮澎湃激荡,气象万千,一个高端现代煤化工企业的模样清晰可见。
  石圪节煤业、王庄煤矿、高河能源、180项目、潞安化工公司……改革“地标”连通潞安的昨天、今天、明天。一个在不断优化自我管理中变得更好的潞安,一个在改革转型道路上阔步前行的潞安,她的未来,值得所有人期待!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