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故事|郑攀:摔跤,再见!你好,摔跤!
从张香花代表中国从奥运会上捧回的第一枚奖牌开始,冠军一直是武汉体育学院的标志之一,从省运会、全运会,到亚运会、世锦赛,乃至奥运会,每一个激情飞扬的赛场总会有武体学生的身影。他们身披国旗,激扬汗水,用尽全力在赛场上拼搏,用一枚枚金牌向全世界诠释着武体学生对梦想和勤奋的理解。
![]()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冠军郑攀的世界,听他讲述成长的故事,感受古典式摔跤的魅力。
2017年9月4日,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66公斤级古典式摔跤比赛中,郑攀以3:2战胜江尔·努尔兰汗,夺得铜牌。赛后,郑攀亲吻了比赛场地,正式和摔跤说“再见”。
郑攀,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古典式摔跤队教练兼国家摔跤队教练。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66公斤级古典式摔跤冠军、2012年亚洲摔跤锦标赛冠军、2015年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冠军......近二十年的摔跤生涯里,郑攀获得了许多比赛的冠军。走下摔跤赛场,他没有就此告别摔跤,而是从运动员变成教练员,和摔跤说“你好”。
选择了,就坚持到底
1998年,年仅10岁的郑攀初次离家来到体校学习摔跤。经过几年的训练,怀着对摔跤满满的热爱,郑攀踏上了摔跤赛场,开始参加一些比赛。信心十足的郑攀在一次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失利,也因此遭受了许多质疑。原本只是单纯喜欢摔跤的他,第一次感受到挫折,这让他产生了疑惑。他选择暂停摔跤的步伐。
![]()
虽然嘴上说不想练了,但在家里待着的时候,郑攀仍然坚持锻炼,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看着孩子喜欢但又无法继续摔跤,郑攀的家人十分着急。大年三十的晚上,十五岁的郑攀含着泪和父母说:“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会一如既往地走到底。就算我以后回家种田,哪怕是当乞丐,也不会怪你们,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郑攀的父母亲虽然哭了,但最后还是选择支持他。
一年之后,郑攀加入了田勇教练在武体组建摔跤队,他重新走上了摔跤之路,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郑攀一直专注于古典式摔跤这项运动,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都被称为国际式摔跤,最大的区别在于自由式摔跤比赛中,运动员可以用腿攻击对手,攻击目标可以是对方腰以上或以下的部分,而古典式摔跤则要求运动员只许用手臂和上身攻击或搂抱对方身体的上半部分,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
刚进体院时,郑攀连围着田径场跑不下来十圈,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他在每天训练后总会给自己加练,上肢力量、躯干力量、核心力量......逐渐增强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自从开始练习摔跤,郑攀就没有拥有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早上五点半起床训练,最多一天要练八个小时。每天除了食堂、寝室,其余时间都待在摔跤场训练。两周一天的假,郑攀也只是在学校湖边走一走,去超市买点儿生活用品,最后又回到摔跤场进行训练。
![]()
冠军是对付出最大的嘉奖,所有的付出总会有收获。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郑攀开始参加各大摔跤比赛,在2009年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全运会。当时还是个新人的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家都不认为他具备拿冠军的实力,然而,郑攀以黑马姿态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郑攀说:“当时田教练把我背一拍,说了声‘上!’我就上去了,没想到真的拿到了冠军。”
全运会夺冠之后,郑攀开始在国内、国际各大摔跤赛场上大放异彩。城运会古典式摔跤冠军、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冠军、亚洲摔跤锦标赛冠军......
![]()
“成绩的取得,在于个人努力,更有教练员的辛苦付出,不管是什么时候,田教练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就像我的父亲一样。赛场下付出的汗水,虽然不一定都能转化为赛场上的冠军,但经历过这个摔跤台,就是最大的收获。”郑攀说道。
是告别,也是回归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之后,郑攀开始从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型。为了自己的奥运梦,他既做教练员,也做运动员。直到2017年9月,郑攀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中夺得铜牌,才真正告别摔跤赛场。
郑攀正式决定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是在2017年7月,当时距离比赛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为了让自己的体重达到比赛的要求,郑攀每天都进行大量的训练,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体能、速度......进入比赛状态。他说:“当时也是为了学校的荣誉、湖北的荣誉,身边的人也都觉得我有这个能力,我自己也想再拼一次。”比赛结束,激动万分的郑攀亲吻了比赛的场地,他用这样的方式与摔跤赛场做了告别,和摔跤运动员说“再见”。
![]()
结束了摔跤运动员生涯,郑攀全身心投入到摔跤教练的事业当中。目前,他不仅是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古典式摔跤队的教练,也是中国国家摔跤队教练团队的一员。郑攀已经在国家队待了四五年,他希望将自己的经验、阅历,以及在国家队学习到的最新的训练方法,带回到学校的摔跤队伍,帮助队员们提高技术水平,让他们走上更高的平台、获得更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夺更多的荣誉。
![]()
一个摔跤运动员能够脱颖而出,不仅要有拳击运动员的速度、长跑运动员的耐力、体操运动员的协调,还要有勇士的斗志,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非常高。郑攀从摔跤走出来,虽然告别了摔跤赛场,但还是回归于摔跤项目,以教练的角色继续为摔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摔跤成就了我,我会把摔跤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点一滴的去培养,让摔跤发展得更好。”
![]()
赛场上,运动员郑攀和摔跤说了“再见”;赛场下,教练员郑攀和摔跤说了“你好”。无论作为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郑攀一直都专注于摔跤这一件事情上,对他而言,摔跤就是他的全部事业。他坚定地说:“我感谢摔跤,未来我也会回馈摔跤,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