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环境资源“短板” 氢能客车武汉“开跑”

       本报讯(地大之声记者 庞伟红 通讯员 裴道彰 学生记者 卢子蒙)2017年12月28日,由我校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参与开发的“泰歌号”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开沃·泰歌号”氢能城市客车量产车型在武汉未来科技城联合发布。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同济大学、中石油湖北公司以及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代表参加了发布会。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郝义国主持发布会。

      “泰歌号”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由资环工研院与同济大学联合组建的氢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武汉泰歌氢能汽车有限公司开发,“开沃·泰歌号”氢能城市客车量产车型由武汉泰歌氢能汽车有限公司和武汉开沃新能源汽车公司一起联合开发。

      记者了解到,“泰歌号”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模块效率高于国内同类产品,所采用的燃料电池电堆具有比功率高、寿命长、体积小、适应性强等优点,其主要技术指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优势,可在零下20度低温启动,具备智能化故障诊断功能。产品寿命达10000小时以上,未来将运用于乘用车,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搭载“泰歌号”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开沃·泰歌号”氢能客车加氢3-5分钟,能续航450公里以上,百公里耗氢不大于5.2公斤。车身采用武汉开沃经典公交车车型,大方简洁实用,长8.5米,可载客56人。

      校长王焰新指出,学校将在氢能、地热能等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突破,着力培养新能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为新能源产业市场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创新与人才支撑。同时,学校依托市校共建的资环工研院平台,不断聚集国内外优质行业资源,助力湖北氢能汽车产业领域创新发展。

      发布会上,泰歌氢能汽车公司与武汉开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资环工研院同时与中石油湖北公司签订了联合建设加氢站的战略合作协议,资环工研院与葛化集团签订了联合制氢供氢合作协议,资环工研院与汉口银行股份公司、交通银行省分行、中国银行省分行、省高新投省级股权基金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该燃料电池系列车型将联合国内领先的武汉开沃新能源汽车公司在武汉批量生产,并在2018年二季度在东湖高新区投入示范运营,随后进行规模化推广,助力湖北、武汉抢占氢能汽车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