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代接力珍藏艺术品赠予武大

“冯氏捐藏馆”开馆

       本报讯(记者吴江龙)初冬的珞珈山层林尽染、叠翠流金。12月3日,“冯氏捐藏馆”正式开馆。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与其兄冯天瑾将一大批冯氏珍藏文物及艺术品捐赠给武汉大学。90多件珍贵藏品现场对外展出。
       “冯氏捐藏馆”设于图书馆,展览展品主要包括冯氏两代学人所收集的珍藏文物及艺术品,既有张大千先生的山水画作,也有欧阳中石先生的珍贵墨迹,还有冯氏父子与唐醉石等名士往来信札以及古钱币,均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冯氏代表冯天瑜和兄长冯天瑾先生,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喻立平,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曾婕,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刘醒龙,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尚钢,湖北美术学院原院长周韶华,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立言,武汉大学校领导韩进、窦贤康、周叶中、沈壮海,两院院士李德仁,知名校友熊召政、阎志、方方,以及学界、图书馆界、博物馆界、冯氏亲友学生等各方嘉宾出席开馆仪式。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主持仪式。
       “教育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成人’,就是培养人,培养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知识渊博的人。”冯天瑜说,文物价值不可偏以金钱衡量,最重要的是文化学术的传承和美学价值的弘扬,这也是文物收藏、典藏和传播的价值所在。把藏品捐赠给武汉大学用于修己度人,是文物的最好归属。
       周叶中与冯天瑜签署捐赠协议。冯天瑾、冯天瑜、喻立平、雷文洁、韩进、窦贤康等共同为“冯氏捐藏馆”揭牌。冯门弟子、武汉大学张薇教授向“冯氏捐藏馆”赠送纪念银杯。
       冯天瑜与其父亲冯永轩是我国著名文史学家。冯永轩1923年入读国立武昌师范大学,也就是武汉大学的前身,师从文字学家黄侃。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冯氏两代学人虽历经战火与动乱,仍不改弘扬中华文化之初心,潜心收藏了唐人写经、明清民国书画、信札等一批名士墨迹和古钱币。冯天瑜秉承先父之志,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与文人学者、美术家的交往过程中,学问往还,也积累了众多现当代名家巨匠的书画和信札,斐然可观。
       为更好地传承学术文化,开拓与弘扬这批藏品的历史内涵、学术价值、美学价值,武汉大学在图书馆设立“冯氏捐藏馆”,选择冯氏藏品中书画、信札、古籍以及钱币中的精品作长期展出,以供社会贤达、广大师生和文物爱好者观览利用。学校还将协助冯天瑜成立“文化史研究冯永轩基金会”,助力中国文化史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