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技能冠军的路,其实就是“简单”

     刚刚过去的暑假对于大一的学生而言,抑或是参加了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抑或是去工厂体验了下工作的不易,而对于18岁的彭嘉骏来说,可是经过真刀真枪的比试,获得了2018“湖北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比赛的状元,成功挑战各路企业技能高手,独占鳌头。
      彭嘉骏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工业机器人1702班的学生,黄石人,出生于2000年6月,今年刚过18岁,在整个学院,他的年龄也算是最小的。一米七五的个头,白白净净的,平时话也不多,就爱琢磨模具制造,课余的时间他也总是泡在实训室里,每天晚上呆到九十点钟才肯回宿舍,心心念念的都是他的每一个工件。而每做出一个合格的工件,都会让他有满满的成就感。
      今年8月7-8日,“湖北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湖北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比赛在汉举行,大赛吸引了全省各地市州职工代表队、省属企业、中央在鄂大单位选拔的68名选手参赛。彭嘉骏作为全省唯一一名大学生参赛,也是赛事里年龄最小的选手。
      看着身边的人都是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彭嘉俊心里也打过鼓,说不紧张那也是骗人的。可只要手上拿到工具,开始加工器件,他就变得沉稳起来。从初赛到省总决赛,他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一旦开始,就钻进去,其他的都不重要,我就会沉浸在这种简单的快乐之中,也就忘记了紧张”,他如是说。在决赛中,他需要在两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零件中打孔,并用阶梯圆柱销链接起来,达成过盈配合。比赛之前也没接触过这种训练,但测量、划线、打孔、铰孔这些又都是基本功,基本尺寸、公差精度、角度精度、装配精度都是精益求精的活计,他所做的就是按照要求完成工件。最终,他以非常精细几近艺术品的成品工件,毫无悬念的胜出,一举夺得湖北省状元(第一名),令现场的所有人为之惊叹折服。湖北省人社厅、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授予其“湖北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技术能手”、“湖北省优秀学子”等称号。根据文件,他的专业技术资格从“钳工中级工”连升两级到“钳工技师”。
      随即,作为湖北省头号种子选手,他将与来自东风汽车公司、中船重工的第二、三名选手一起参加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共同举办的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其实,早在今年学校的技能节“超级钳工”大赛上,彭嘉骏就提前风光了一把。在五个单项的比赛中,他仅仅用时51秒磨断紧紧贴在点亮灯泡上的铁丝,铁丝断而灯泡依然点亮,手法精准的毫厘不差;以4分33秒的时间“看钥匙-配钥匙”打开挂锁,制作的新钥匙好比原装;用时99秒就将置于气球上的纸钻穿;用时2分49秒,将2.5毫米粗180毫米长的细铁丝一分为二;用锉刀加工的正六边形精湛完美,完全不亚于数控机床的加工。所有成绩均刷新了学院新的纪录,可谓名副其实的“超级钳工”。
      负责指导他参赛的陈刚老师说,彭嘉骏做起钳工来特别有天赋,就像是天生为钳工而生的一样。课堂上,他总是比别人学的更用心,每次布置的作业,他也是踏踏实实的完成,从不偷懒。课下,他也是每天呆在实训室琢磨练习,每天晚上都要到很晚才舍得离开。湖北省决赛,比的是技术、素养、能力和应变;拼的是耐心、细致、严谨和匠心。
      小小年纪一举夺冠,似乎少年成名,彭嘉俊却没有一丝少年的张狂。他说:“从小我就喜欢玩拼装拆卸的游戏,选择这个专业也是真的喜欢。万能的钳工讲究的就是一个精细,我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也会坚定地把技艺练好,一路走下去。”
      他的手上都磨出了不少茧,双手的指纹已经磨的不能开启手机指纹解锁,而挂点小彩也是经常的事,在他看来,这都不算什么苦。面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觉得越做越有趣,收获也是迟早的事,等不来,也急不来。以后,他还要靠这门手艺吃饭,养家,让辛苦一辈子的爸爸妈妈过上舒心的生活。
      他总是说,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好好走下去。未来的路,他也会继续保持这样一份匠心的简单,轻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