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的志愿服务路

王金的志愿服务路

  王金,青海省问源回族自治县人,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14级毕业生。他自小家境贫困,全凭妈妈一个人在外打工支撑。成长的过程虽是贫寒艰苦的,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磨灭王金内心的善良和他对生活的那份热爱,多年来,他一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用爱书写着他的志愿服务路。

  “大一那年,正值校内的各大组织招新,当我看到‘献爱儿女’这四个字时,心里的第一感觉就是特别想加入。曾经的我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所以我非常愿意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王金与献爱儿女志愿服务团的不解之缘也就此结下,而这一待就是三年。三年里,他走访过很多家庭。据王金回忆,在多次的走访中,他并未遇见过特别难沟通的家庭,每次走访的叔叔阿姨都很和善,谈话的过程也温馨感人。

  万事开头难,谈及第一次的走访历程,也是困难重重。“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叔叔阿姨们很难敞开心扉去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与情绪。”那时的王金为了减缓叔叔阿姨们的陌生感,也为了能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他就从谈论自己儿时的经历入手,慢慢拉近跟叔叔阿姨之间的距离。“我会向叔叔阿姨们介绍自己的家乡,也会讲述那段很艰难的求学时光,还会向叔叔阿姨倾诉一些自己的困难。”

  所有感情都是在一次次真诚的交流中逐渐升温的。慢慢地,叔叔阿姨们看到了王金等献爱志愿者的真诚之心,起初的那种生疏感也渐渐褪去。有时他们会主动跟王金等志愿者聊天,在节假日的时候,叔叔阿姨们还会热情地邀请王金等人过去吃饭。王金充满感触地说,“这就是献爱团队的日常工作,真心地为失独者送去温暖。”这份温暖如同一抹烛光,虽不足以照亮整片大地,但却能让身处黑夜的人看到一丝光芒,从而鼓起勇气,迈出停滞已久的步伐,继续前进。

  三年的献爱时光,王金走访的较为固定的家庭是王楚红阿姨家。最令人钦佩的是,他从未间断过对王阿姨的看望,少则两周一次,多则一周两次,即使团队没有分派看望任务,他也会主动地过去探望。王阿姨身体虚弱又疾病缠身,家里也承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所以她只能定期去医院打针来缓解病痛。在这期间,王金也曾组织过募捐、义捐、水滴筹等各种捐款活动,希望能为王阿姨的手术费筹集一部分资金。虽是杯水车薪,却也是雪中送炭。

后来有一次得知王阿姨独自一人去武汉看病后,王金便迅速赶到了武汉,在医院陪伴了王阿姨半个月之久。王阿姨住院期间,由于医院没有足够的床位,他们只能睡在楼道。条件虽然艰苦,但是王金没有退缩。王金对王阿姨的照顾无微不至,连医院的医生、病人们都纷纷夸赞他是个孝顺的好儿子。对此,王金只是回之以微笑,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我给不了阿姨经济上的支持,但我会尽我所能给她一些陪伴和关爱。”

  2015年的小年夜对于王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献爱的11个志愿者和各自所结对的叔叔阿姨相聚一堂,共享年夜嘉年华。让叔叔阿姨们自己主持,自己表演节目,这是一个欢歌笑语、热闹非凡的小年夜。在这个不同于往年的小年夜里,叔叔阿姨们放下往事,忘却烦恼,共同享受这个美好的夜晚。献爱儿女,献出的是真心爱心,收获的是感动成长。王金说:“献爱儿女志愿服务团是一个有爱的团队,相聚于此的人是无私的、奉献的、友爱的。他们自愿志愿、不求回报,比很多同龄人更加善良宽容,他们是献爱的骄傲,也是湖北师大的光荣。”

  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总是会用行动温暖着身边的人,从而活出一副至情至性的模样。每逢王金的队员过生日的时候,他会为他们准备一些小礼物;当他们把事情做得不妥当的时候,他不会很严厉的苛责,而是去耐心地教导;当队员需要帮助时,他也会尽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王金当时搭档的一个队友充满感激地说道,“王金总能让你在严寒的冬季感受到一丝暖阳。我记得当时备考教师资格证期间,因为有些资料实在很难搜集到,王金就慷慨解囊,亲手把他自己当初的备考资料送给我,这对我而言真的是雪中送炭啊。”

  献爱儿女现任监察部部长向远彪这样评价王金,“他是一位特别值得人钦佩并且学习的人,大学期间的他就做了不少兼职,送过快递,也去饭店里洗过盘子……”“他不但自给自足,不伸手向家里要生活费,而且还用自己挣来的工资给叔叔阿姨买一些水果等营养品。”在献爱儿女这个团队里,几乎所有队员都亲切地称王金为“大哥”。献爱儿女的前任队长李莹莹解释道,“王金在当时的团队里是最年长的,他就像大哥哥一样关心着所有的志愿者,对叔叔阿姨的照顾也是很细致入微,他是队员们学习的榜样,所以这个称呼也就一直传承下来了。”

  四年前,王金“捧着一颗心”来到湖北师大,现在,他离开湖北师大,没有“带走半根草”。他坚持的始终都是献爱这颗赤子之心,正如献爱儿女志愿服务团指导老师杨金平说的那样,“无论是团队管理,还是志愿服务,王金都真正地体现了献爱精神。”

  今年大学毕业后,王金于724日正式踏上了援藏之路。我校今年一共有8人报名参加援藏,体检、笔试、面试后只剩下3人,但是真正进藏的却只有王金1人。进藏的第一个月,王金学习了藏语;第二个月,王金进行了跟岗培训;第三个月他就已经开始就职上班。现在的王金,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的一名人民教师。

  当谈及为什么会选择援藏这条路时,王金这样说,“一方面,我们家曾经受到过政府的很多照顾,援藏是我回报国家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人民教师这份工作很稳定,我会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我很喜欢这里的孩子,他们都很可爱很温暖,对我们也很尊敬。”对于未来,他这样打算,“等稳定后,我会把妈妈接到身边,她已经年迈,不应该再在外面奔波了。”“我既然选择了人民教师这条路,就会一直用心地做下去,用爱去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王金就像是一朵蒲公英,在湖北师大发芽生根,茁壮成长,绚烂绽放,又在风的推动下,飘向了遥远的西藏。心怀赤子之心,为人至情至性,王金用自己平凡的力量演绎了一段不平凡的青春。相信王金也必将在远方播下更多希望的种子,而他的志愿服务路也必将走得更远、更长。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