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集体晨跑点赞
为集体晨跑点赞
电气专业17级3班同学自本学期步入正轨后,于每周五早晨以班级为单位晨跑20分钟,是值得肯定的一件大好事!
笔者早晨常常光顾校园内两大体育场。两、三万人的一个大学校,如果说中区操场还有那么些同学在锻炼,那么,西区操场简直就是寥若晨星,偌大的操场显得格外空旷而宁静,因而,电气专业17级3班同学的集体晨跑,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是那么的难能可贵,值得大书特书!
而缺少锻炼,与此相关联的必然是身体素质不高,素质测评难以过关。多地高校请人代考体育,曾经成为公开的秘密。笔者曾目睹了一个班级的引起向上测试,且不谈动作是否标准,平均成绩就是2至3个,能做4、5个的比较少见,一个也做不了的绝非个别。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不说别的,若携家人女友出游,遇到险情立马成泥菩萨过河,如何能给你至爱的亲人以安全感?
毛泽东曾撰文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青年时期,他常在极端条件下运动,锻炼强壮体魄。正是通过这些吃苦运动项目的千锤百炼,毛泽东为在以后的战争环境中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为一生从事艰苦繁重的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体魄基础。73岁时,毛泽东还能在长江游泳一个多小时。
我校曾有一艺术设计学生在木制托盘上镶嵌碎鸡蛋壳拼成的花型图案,低头绣花一个月完成精美作品,却引发严重的颈椎病,回家牵引治疗一个星期。应该说,她这低头一个月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之前她学习姿势恰当,注意锻炼和调整,好端端的年轻颈椎是难以在一个月之内出现状况的。
此事绝非个别。在医院骨科门诊部或者推拿科,医生称颈椎病呈年轻化的趋势,20来岁的大学生成了光顾的常客,手机和电脑功不可没,几乎到了不看不舒服的地步,他们沉迷在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享受时,却忽视了最基本的锻炼和放松,久而久之,终致疾病发生。本来应该是中老年才出现的慢性病症状,却提前若干年到来了。
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25岁时,身体主要指标到达顶峰,此后便是缓慢的下坡路趋势。大学生忽视身体锻炼,透支健康是群体现象。身体的退化是个渐进的过程,一旦显示出某处的不适,可能已经从量变到质变,由隐形到显性,病变已经逐步形成了。那时,再来跑医院堵漏补缺,远没有当初没有症状时强基固本来得管用。
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真是太精辟了!且不说每天一小时,打半折,两天一小时,再打折扣,三天一小时,扪心自问,多少大学生做到了?
大道至简,谁不明白?难的是知行合一。
好习惯是养成的,不良习惯也是养成的。
请从现在开始,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三走”活动号召,像电气专业17级3班的同学那样,加强锻炼吧!
(魏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