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历时五年撰写专著《唐代家具研究》
填补家具断代史研究空白
大学教授历时五年撰写专著《唐代家具研究》
填补家具断代史研究空白
本报讯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刘显波对唐代家具的专门研究结出硕果,专著《唐代家具研究》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让读者探究感受唐代人生活状态,填补了中国家具断代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唐代家具研究》一书文字内容38万字,引用近500张图像资料,后附刘显波手绘的图稿235幅,由对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家具史的回溯引入叙述,根据唐代跪坐、盘坐和垂脚高坐并用的生活起居习惯,将唐代家具分为坐卧具、坐具、承具、庋具、屏障具、架具六大类型,由浅入深地论述其形制类别、制作工艺、文化信息。
“本书的研究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唐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感受大唐盛世的文化艺术发展水平,从而滋养我们的文化自信。”刘显波说。
刘显波多年来专注于收藏、研究明清家具,2013年主讲的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明式家具欣赏》,是他多年来对明清家具研究的一个总结。他在家具研究中发现,宋代之前的中国家具断代史,尚属空白领域,于是决定将目光投射于唐代家具研究领域,他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熊隽女士联手合作,在唐代家具实物、图像、实物资料形态体系分类和微观分析与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上分工协作,历时五年,终于完成了专著的撰写工作。
唐代既是箱板式低坐家具发展的最后高峰,又是框架式高坐家具发展的先驱时代,引领了其后一千余年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方向,刘显波和他的学术团队后期规划将相关设计元素及工艺技法发展为文化产业,促进唐代文化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该书出版后,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智库、文汇报记者齐聚木雁堂明清家具博物馆,集中采访了刘显波教授和他的新著《唐代家具研究》。《深圳特区报》发表署名书评称赞两位作者“其言必有据的著述原则,体现了严谨的研究态度。”而“该书通过古代文献资料、考古发现材料与日本所藏“唐式家具”进行对比,全面验证了日本正仓院所藏唐式家具与同时代唐朝家具的亲缘关系,对正仓院家具的观察,使国内唐代家具遗存不足的缺憾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