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之深茂 养君之芳华

———校园“春天的诗词”系列活动纪实



  诗一样的春天,春天一样的诗。
  3月21日中午,春分丽日,惠风和畅,中区广场上,四名广播台播音员带领24名老师和24名学生高声诵读着《春江花月夜》、《春夜喜雨》等8首关于春天的诗词。他们精神抖擞,神采熠熠,伴着春的繁茂,以诗歌的形式抒发内心的憧憬与希望。
  原来,这是校图书馆主办的“春天的诗词”系列活动之诗歌朗诵的场景。整个三月,系列活动接连举行,在校园中掀起一股强劲的诗词春潮,不断激荡着传统文化的涟漪,奏响着以文化人的动人旋律。
  让诗词抹亮首义之春“春天的诗词”系列活动分为诗歌朗诵、古诗词现场书法展示、古诗词大赛、“走进诗歌的声色世界”主题书展和诗歌沙龙等多项子活动。一月之内,这些活动一场连着一场,牵动着众多古诗词爱好者的神经。
  20日晚,一场激烈的古诗词大赛正在图书馆总馆报告厅内火热进行。比赛内容是图书馆选择的《人民日报》推荐的关于春天的100首诗词,这100首诗词包含了《春日》、《咏柳》等脍炙人口的佳作。来自不同年级的诗词爱好者四人一组组队报名,19支队伍进入决赛,在诗词填空、诗词接龙、飞花令和风险抢答四个环节展开紧张角逐。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曾经耳熟能详的诗词频频展现在大屏幕上,选题洋溢春天的气息,同学们轻快落笔写下答案。“飞花令”中,各支队伍都反应迅速,抢答激烈,并流利说出关于“春”“花”“月”的诗句,展现出选手们敏锐的反应能力和丰富的诗词储备。
  参赛选手说,这些精选的诗词不少就是儿时背过的,脍炙人口,亲切温馨,让人油然忆及往昔。这样的春天,这样的诗词,真让人兴奋。
  而21日,在中区广场的活动现场,除了师生共同诵读诗词外,还有书画环节。城建院鲁云仿老师带领校书法协会的9名同学,分别用硬笔书法《钱塘湖春行》、国画《盎然》、软笔书法《青玉案·元夕》等9篇关于春的书画作品书写春天。还有艺术院学生根据“春天的诗词”主题精心搭建的中国风元素造型书展,也吸引了广大师生围观。
  来自汉语言1602班的诵读者何安同学说:“大家一起营造这么一个氛围和空间来读古诗词,朗读情感的带入很能帮助我们领略到诗词之美,也加深了我们对古诗词和朗诵的喜爱。诗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东西,生活本身就是诗,通过这次活动,更加体会到了青春的美好和灿烂。”
  不少观者也感叹道,中国传统诗词真美,就像久违的春光暖到了心上。
  29日,在南区图书馆咖啡厅内举办的阅读沙龙活动则引发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沙龙以苏轼的诗词配以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为主要内容,魏瑾、赵立两位老师与同学们一同探讨。
  现场,老师和同学们从苏轼的人生经历出发共同探讨苏轼的人生观。讨论中,同学们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两位老师则从专业角度进行精彩的诠释。现场还就苏东坡的其他诗词进行了讨论。
  南湖树人悦读协会会长程宇同学说:“此次诗词沙龙活动结合了图书馆‘春天的诗词’主题,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氛围很好。”
  为期一个月的“走进诗歌的声色世界”主题书展在中区分馆展出。钱钟书的《宋词选注》、朱光潜的《诗论》、钟嵘的《诗品》、《苏轼词集》、《毛泽东诗词选》……102种有关诗词的243册图书供同学们借阅畅读。图书展架边,总是有同学或独自吟诵,或相互交流,与书中诗词难舍难分时,则借阅回去慢慢品读,一个有声有色的诗词世界在此蔓延扩展。
  这个春天,首义校园的绚丽春色被“春天的诗词”擦得更亮了!
  让诗词润泽师生性灵生活就是诗歌,诗歌就是生活。
  那些能够冲破时空界限,历经千年淬炼抵达你眼前的诗句,有着迷人的韵律与意境,也是中华儿女共通的精神基因。其价值不仅在于讴歌生活,抒发情感,更能陶冶内心,润泽灵魂,起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作用。
  “春天的诗词”系列活动满眼正能量,场场动人心,其密码正在于此。
  众多周知,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创新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上升至国家层面予以提倡和发动。
  活动主策划人董迩春老师表示,图书馆有文化育人、创建书香校园的自然职责,举办诗词活动就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近年来诗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央视举办了很多诗词类节目,社会反响很好,我们受其启发,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感兴趣的特色活动方式相结合,目的就是让更多学生参与活动并感受诗词之美,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董老师介绍,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图书馆从寒假前即开始策划活动,前期还邀请了校内诗歌爱好者开展小型座谈会,在充分了解学生想法和兴趣点的基础上,完善方案细节。
  据了解,为了契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方式,系列活动采用线下线上同时进行的方式,让师生们无论是在教室寝室,还是活动现场都能最大程度的融入诗词活动中。线上主要是通过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和QQ进行连续性的宣传报导,图书馆主页的文化专栏中,“春天的诗词”主题活动将央视诗词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进行线上展播,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
  带领学生进行书画展示的鲁云仿老师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每天都坚持练习书法,谈及活动意义,他表示,学校以诗词和书法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是一种独特的方式。诗词和书法是中华五千年的瑰宝,大学生多了解诗词书画可以修养身心、提升品位。
  参与活动的汉语言专业张勇会老师认为,“图书馆‘春天的诗词’系列活动很有意义,其活动形式多样,能够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学生感受到了中国诗词的魅力,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自己多读诗歌,体会其中深义,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图书馆馆长詹萌对此次活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肯定。她表示,诗歌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能流传至今的都是精华,无论年龄大小还是文化程度的高低,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这样的文化精髓。“春天的诗词”系列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信,更加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图书馆作为文化单位,应该紧跟国家的步伐,用各种形式进行诗词的推广。她还表示,以后每年都会有“春天的诗词”系列活动,希望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图书馆也将在新建的馆舍内开辟书法区域,为喜爱诗歌书法的同学提供更好的平台。
  宣传部负责人称,举办“春天的诗词”活动,通过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将文明植根于菁菁校园,将经典播撒在莘莘学子们的心田,让广大师生能够在古韵芳华中传承文明、提升修养、收获快乐、感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