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踏实所以如是

——记经管院国家奖学金得主石格格


  她成绩优异,大一顺利通过英语四级,以84分高分拿到计算机二级证书,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大二通过会计从业证书和英语六级,得到校三好学生称号。大三代表学校获得航信杯会计扑克比赛二等奖,获得国家奖学金。她是来自会计1511班的石格格。
  当许多同学还在为英语四六级苦恼的时候,她已经轻松通过英语四六级。当大多数同学趁着小假期逛街的时候,她忙碌在各个英语讲座会场。当很多人看到外国人会害羞的时候,她会大胆走上前交流。虽然石格格是会计专业的学生,但是她对英语学习热情只增不减。“做英语课代表改变了我”
  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石格格十分喜欢英语,小时候走在路上都会自言自语说英语,但是她并不是一个英语成绩顶尖的学生,相反,因为语法学的很差,考试总是考不好,因为分数总是不乐观,让她有些沮丧。上小学时,有一次期末口语测试,老师提问,她认真回答了问题,可能是老师没听清楚,让她再说一遍,石格格内心怦怦直跳,心情十分忐忑:难道我说错了?于是磕磕巴巴换了一个答案回答老师。不久以后,分数公布出来,令她大吃一惊,怎么这么低?于是她鼓起勇气来到办公室问英语老师原因,英语老师解释因为她回答的问题不对,石格格委屈极了说:“我一开始说的是对的,可是你没听到。”这件事令石格格记忆深刻,于是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英语,。
  可是上天总是跟石格格开玩笑。小学六年级的一次期末考试,她居然只考了四十几分。“小学英语是比较简单的,我居然只考了四十几分,真的是很伤心。”自那以后,她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淡,直到初二担任英语课代表开始。
  升入初中以后,石格格英语成绩依然不是很好,考过满意的分数也考过很差的分数,被老师表扬过,也被老师痛斥过。“我真的很讨厌语法知识。”初二有一次考试,她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努力复习英语语法,最后考试还是很差,老师特意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原因,因为她比较细心负责,对待英语很认真,老师决定任命她担任英语课代表。英语课代表除了收作业,还会检查同学们背课文,自己就去老师面前背诵,因为有了这份责任,石格格学习英语有了动力,认真背书,在看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培养了良好的英语语感,最终考试成绩也在慢慢变高。
  “英语课代表这个职务我从初二一直做到高三,这份责任一直督促着我学习英语,也让我一直对英语保持着热情。”
  “与外国人交流提升了我的口语”
  如果说,是英语课代表让石格格英语成绩有所好转,那不断地和外国人交流是石格格口语提升的关键。
  初中有一个外教,是负责教国际实验班的。一天,石格格和同学在学校里面走着,突然看到帅帅的男外教在不远处停电动车,石格格觉得很惊喜: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我英语口语的机会啊!于是她自信地走上前和外教打招呼。外教也很惊喜,就站在停车棚边与她聊了起来。话题很简单,只是基本的“你好”“你来自哪里”“你喜欢什么”之类的日常用语,虽然没聊很多,但是对她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体验了。
  上了大学,石格格满怀对英语的兴趣,在新生群认识了很多来自first英语协会的学长学姐们,并且与他们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最后加入了first英语协会。在first英语协会的英语角总能看见她的身影,只要有空,她就到英语角去练习英语口语对话。
  协会内部可以接触到学校的外教。有一个外教Milly是加拿大华裔,长得亚洲人的脸,但是说的是英语。有一个周末,石格格和几个同学带着Milly去昙华林逛街聊天品尝美食。他们全程用英语聊天,十分愉快。走到一家卖小玩意的店铺,Milly看见一个很有趣的商品,便用英语问石格格这是什么。石格格也同样用英语解释,便针对小商品讨论起来了。
  “你们要练英语,就出去,别在我这里练。”店主走过来有点不高兴地说。
  “两个长着亚洲脸的中国人,在中国却不说中文,一直说英语,可能觉得我们很装吧。”石格格解释这一段小插曲。虽然被店主误会了,但是她还是很开心,因为在她心里,能轻松与外国人交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学校每年都有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学生前来交流访问,会招募志愿者翻译,由于学业繁忙,石格格两年都没有去申请志愿者,选择有空就陪他们吃饭陪他们玩,和他们一起学习《圣经》,她就是抓住一切空闲时间去和外国人面对面交谈。“我就是喜欢说英语!”她这么解释。
  她说,正是因为自己总和外国人交流,口语在一步步提升,只有融入大环境,才能学的更快。
  石格格不仅主动找外国人讲话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还会主动教他们说中文。Miranda是爱荷华交流生中唯一一位会说一点中文的人,每次爱荷华的朋友们要离开的时候,学校都会举办晚会,节目大多是唱歌跳舞等常规活动,石格格想,既然Miranda会说中文,不如就从这个点入手,加一个中文朗诵节目?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实施,石格格担任领读者,其他表演者是爱荷华的交流生以及部分志愿者,他们人手一份石格格亲自挑选的中英对照版本的《再别康桥》。石格格经常在晚上陪着他们训练,亲自教他们中文,而外国友人也会花时间学习,用自己的方式标注发音。
  最后节目获得了老师同学们的高度赞赏,并成功成为每年爱荷华交流活动中的常规节目之一。“我放弃了大学很多娱乐时间”在同学们都还在刷剧、苦恼四级、想着生活费没着落的时候,石格格已经通过英语六级,获得计算机二级证书,大三便获得国家奖学金。
  她以平均一学期考两个证的速度前进着,在班里担任班长,大一大二还同时兼顾着院学生会以及first英语协会的工作,参与过疯狂英语的对接工作,现在担任新东方英语的助教老师。
  竞选助教老师是她最难忘的一件事之一。2017年9月,石格格看到学妹发布的新东方招聘助教简章,面试要求竞选者口语流利、有英语演讲、在校担任班干部,她想:这就是我擅长的啊,简单准备后就报名参加了。9月,刚刚结束航信杯比赛的石格格匆忙赶往第一场培训。9月30日是正式培训,竞聘选手没有顺序,自愿依次上台,她一开始心里十分紧张,担心自己表现失利,看到第一个人上台以后,她慢慢放轻松,决定成为第二个上台的选手,她清晰地记得当时唱了一首《HEY=JUDE》,得到了热烈的掌声。最后14进12,她是幸运儿之一。12个人几乎都是来自武汉大学等高校学生或者有着长时间的英语专门培训的人,她是唯一一个民办高校学生并且没有接触过专门的英语口语训练的学生。
  她在十一期间担任了三天助教,表现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这是她正式接触新东方英语,在后来长期的工作中,她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英语人才。在新东方有一位男神老师鲁述钊(Andrew),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被武汉大学录取,攻读MTI口译硕士,参加过天天向上、一战到底等节目。石格格意外知道了这个老师,听说了他从大一开始就开始担任新东方老师,感到十分佩服,便向他讨教如何做到均衡分配好自己的时间的,他告诉石格格:“我放弃了大学很多的娱乐时间。”听完这句话,石格格思考了很久,让她明白,有舍就有得,努力是人生的态度,你所经历的事情一定不会是毫无意义的。
  在新东方工作的日子里,石格格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并为本校同学提供福利,我校第一场新东方口语讲座便是她一手促成的。
  石格格考证比赛数量很多:英语四六级,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会计从业证书,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航信杯会计扑克比赛二等奖,得过校三好学生称号,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现在还在等待其他考试的结果。但是她并不是盲目考试,所有的考试、比赛以及证书都是她在未来规划中可能用得上的东西。
  大一备考计算机二级的时候,图书馆就像石格格的家一样,没课就能看到她去图书馆学习,在桌前一共刷题14套。她不是盲目做题,而是先仔细阅读书本,再刷题,她说,书都没看过,刷题是没用的。“学习一定要讲究方法,选择了,便一定要做好,如果做不好,那么就不要轻易开始。”
  石格格脚踏实地一点点前进着,种下一颗种子,静等它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