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两位教授获批全球首个CAR-T治疗艾滋病发明专利

      本报讯(记者程毓)艾滋病治疗有了新方法!11月20日,我校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张同存、顾潮江两位教授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发明名称是“一种治疗HIV(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嵌合抗原受体的重组基因构建及其应用”。

  这是全球首个“应用CAR-T治疗艾滋病”的发明专利。CAR-T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该专利创造性地开发出‘能杀伤HIV感染细胞的CAR-T’治疗新途径。”艾滋病研究专家、美国西奈山大学Volsky DJ教授评价说。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薛宇认为,目前已有的治疗技术从理论上无法清除艾滋病毒,只能抑制,CAR-T治疗艾滋病技术的研发有突破性的意义,非常有前景。

  张同存、顾潮江两位教授应用CAR-T治疗艾滋病的方法是,先采集患者的血液,分离出T细胞,在体外运用基因工程手段重新设计CAR-T细胞,并大量扩增到数十亿、上百亿个,然后输回患者体内。该CAR-T细胞仿佛一个个带着GPS导航的杀手,在体内能特异识别并摧毁被HIV感染的细胞,中和血液中的HIV,安全、有效地根除HIV。

  张同存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CAR-T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学者之一,顾潮江教授从事HIV研究十多年。3年前,两人联手专攻“应用CAR-T治疗艾滋病”。他们于2017年10月在国际临床实验注册中心完成CAR-T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注册,并在全球率先开展人体临床研究试验。目前治疗了两例艾滋病患者,一例治疗3个月,HIV指标迅速下降;一例治疗9个月,目前体内没有发现HIV。

  临床研究证明,CAR-T不仅能中和血液中的HIV,还能杀死处于休眠状态的已感染HIV的细胞,与抗HIV药物联合应用,将有望彻底治愈在地球横行了近40年的艾滋病,为目前存活的近4000万艾滋病患者带来生机。

  艾滋病是由感染HIV引起的传染病。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终生传染,病死率较高。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和疗法,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尚未攻克的“五大绝症”的首位。

  张同存教授表示,目前正在加强与有相关医院的合作,招募携带HIV的志愿者,扩大临床实验,积累临床病例,同时寻求研发资金,助推实现产业化,尽快研制出治愈艾滋病的CAR-T新药。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