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守护
雪中守护……
11月20日,玉门矿区漫天的雪花飞舞着,马路上几乎不见行人。早上9点左右,记者来到炼化总厂加氢车间,却看到了繁忙的场景。
“大家要认真巡检,精心操作,严格控制各参数。尤其外出巡检时要格外小心、细心,上下楼梯要抓紧扶手,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在加氢车间主控室里,车间党支部书记陈建军和车间副主任张诚,一再叮嘱当班员工要注意安全,并认真翻看着DCS画面和装置操作记录,仔细询问设备运行情况。看到设备运行状况良好,他们紧绷的神经才有所放松。
每次换班时召开交接班会,班员汇报情况、班长安全讲话、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是炼化总厂各车间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事宜。按照准军事化交接班制度,当天巡检班班长王宴青和班员已和晚班的班长、班员们“面对面”在规定位置,对汇报设备运行、各项指标控制、需要处理问题等各项工作进行详细的交接。但由于天气突变下起了雪,车间员工个个都高度警惕,工作更加细心、认真,全力确保装置风雪天安全平稳运行。
为了全力保证装置平稳运行,给员工安排工作任务后,车间副主任张诚和班长王宴青又走向装置区,仔细查看汽油加氢重汽油进料调节阀,以及重汽油产品泵等运行情况。张诚告诉记者,虽然有巡检人员按照“五到”,即走到、看到、闻到、摸到、听到,不间断对装置进行巡检,但车间的领导还是按照交叉立体巡检制度,经常到生产装置区查看。尤其雨雪天,会进一步提高要求与标准。
就在张诚和王宴青仔细查看阀门、泵等设备运行情况时,碰到了外线员工郑欣。今年40岁的郑欣告诉记者,按照巡检任务和时间安排,他的巡检时间是14时,但今天下雪,有空闲时间的他就主动到装置区看看。他说,他是从机械厂转岗到炼化总厂加氢车间。在炼化总厂工作一年多以来,切身感受到了炼化总厂员工的压力与辛苦、责任与担当。既然在这个岗位,就得努力工作,替同事们分忧解难。
在与王宴青交谈过程中,记者得知今年50岁的他,已在炼化总厂工作30年。不善言谈的他,提及炼化装置却是滔滔不绝,对每个装置、阀门等设备性能了如指掌。而且记者从别的同事嘴里得知,平日里的他,戴着一副近视镜,皮肤白皙、性格温和,见人总是笑呵呵的。可是干起工作来,他却格外的认真、严厉,批评人一点不含糊。可王宴青却说,炼化总厂是一个连续生产单位,安全风险等级高,来不得半点马虎,对同事要求高,对他本人和炼化总厂都好。为此,他给班组成员提出的要求只有两个字——“认真”。巡检走过场,一天就是巡检100次也等于零,这是他时常告诫外巡员工的一句话。不仅巡检如此,他还要求班组员工时刻留意各参数的细微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马上汇报并进行对症处理。因为王宴青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班员们称他为“金牌班长”。
“这雨雪天,你们的工作不好干,很辛苦啊!”巡检返回主控室的路上,当记者感慨地说时,一旁的张诚和王宴青却异口同声地说,“这都好多了,如果在三九天,那才不好干呢!”王宴青补充说到,由于车间主力装置多,每趟巡检就需要3个小时。在目前天气不是很冷,3个小时的巡检还行,如果在三九天,在外面巡检3个小时回来后,整个人冻得直打哆嗦。更重要的是,冬天装置安全平稳运行难度大,巡检需要更加细心、认真。提及冬天生产,一直笑呵呵的王宴青却是满脸的焦虑与压力。
作为巡井班长,王宴青的工作特别忙,刚从外面回到主操室,就听到了主操员工冲他喊话:“王师傅,您过来看看,反应器温度有异常!”顾不上休息,王宴青急忙到主操身边,和她一道分析参数变化原因。看到设备参数正常后,他才放心地离去。临走之前,他还不忘叮咛主操:“仔细监看,严格控制操作参数。”自交接班后,王宴青就像“陀螺”一样来回奔走在各装置和主控室之间。在记者采访时,不断有员工前来向王宴青汇报情况,他都非常耐心地聆听,并协调、解决各个问题,忙而不乱,始终从容、冷静、果断。
对于一天繁忙的工作,王宴青没有任何怨言,他说,炼化总厂是一个连续生产单位,尤其是加氢车间,管理的大型装置多,但人员较少,需要每个人以良好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以应对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作为班长,他得将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考虑周到,及时协调、解决生产运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给车间领导汇报生产情况,及时协商解决方案,累是累点,但看到装置安全平稳运行、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产品质量合格时,还是挺欣慰的。
在炼化总厂厂区,在雪花飞舞的寒冷天,记者随处可见身穿蓝色工作服的炼化员工,他们就像一群“蓝精灵”,不畏严寒,默默无闻地守护着装置,勤劳地工作着…… 记者 杜晗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