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拳头”产品提质提价稳销
进入四季度,影响煤炭市场的各方因素都发生着变化:
取暖在即,动力煤刚性需求增强,价格节节攀升,近日出炉的神华11月长协价格再度上调13-18元/吨不等,动力煤价格看涨声再起。
受山西煤矿超能力和超层越界生产稽查、山东龙郓煤业矿难及环保安全检查等影响,国内炼焦煤市场供应偏紧,焦煤价格持续走高,部分煤企10月份连续两次上调价格,累计涨幅达70-100元/吨。加之下游焦化企业积极冬储,采购热情较高,年底前现货焦煤市场价格有望延续高位小涨态势。
10月2日,国家发改委在广州召开的沿海六省煤炭进口会议强调,将继续严格执行进口煤限制政策。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进口煤炭22859.9万吨,按照不超过去年进口量27090万吨计算,四季度进口量将控制在4230万吨以内,同比约缩减1950万吨。这无疑对国内煤价又形成了有力支撑。
而与此同时,雾霾将袭,相应的环保限产、限运政策将陆续出台。10月初,邯郸市便公布了《2018-2019年重点行业采暖季差异化错峰生产方案》,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对全市生产企业下达了限产指标,其中钢铁行业综合限产50%,焦化行业综合限产25%。今年的限产政策虽不再“一刀切”,但在持续限产和不断加码的环保政策下,京津冀周边市场将进一步收缩。
酝酿已久的运输结构调整政策也于10月9日正式印发,以“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的大宗货物运输改革拉开了帷幕,国家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环渤海地区、山东省、长三角地区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煤炭铁路或水路集港运输。时近春节,加之铁路客运对货运空间的挤压,四季度的铁路运力将更加吃紧。
今年以来,受集团公司内部生产矿井地区接替紧张等影响,集团公司肥煤产量有所减少、瘦煤产量有所增加,且煤质波动较大……
虽然多方因素复杂交织,使得煤炭市场变化不断,但在煤炭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的宏观政策调控下,煤炭市场既不可能出现去年年末750元以上的疯狂,也难再现550元以下的低迷。“顶部回落、底部提升、震幅收窄”的价格走势,仍将是常态。
四季度以来,集团公司科学研判,多方布局,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实现了产销平衡。把握有利时机,在10月份将原煤价格上调了20-40元/吨、炼焦煤价格上调了80-100元/吨,为明年长协价格的确定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法律程序和回款与发运挂钩、减量供应等销售、发运政策,实现了当年货款的百分百回收,并在10月底完成欠款清收4亿元。
面对多变的煤炭市场形势和采掘衔接紧张等现实情况,我们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遗余力地细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发挥现有“孙庄肥煤”“梧桐庄肥煤”“大淑村喷吹煤”“万年烧结煤”等品牌效应,着力打造“拳头”产品,以果敢凌厉的“拳势”,提升“峰峰精煤”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横扫市场“阴霾”,实现稳价保销。要建立严格的长协用户进入退出机制,与更多诚实守信、理念相通的国有大型电力、钢铁企业建立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通过提升长协用户的销售比例,稳定市场和价格,降低销售风险。
针对企业周边销售市场不断萎缩的实际,要积极谋划,合理布局,在巩固现有华北、华南及周边市场的同时,借助已经打通的水陆联运通道,积极走出去开拓华东市场,并以科学的销售布局,化解愈发明显的铁运压力。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洗选能力,稳定煤质,逐步推广宝钢集团“肥瘦搭配”的销售经验,实现各类产品的应销尽销。通过销售激励政策,积极引导用户进行预付款交易,在确保货款回收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回款质量,降低企业资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