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攻坚 “底气”更足
——吉林油田多措并举保冬供掠影
伏龙泉气田岗位员工冒着风雪安全监测
吉林油田最大输气站松原站员工对运行设备进行巡查,确保冬供
及时排查疑难井
测定天然气水露点
查看天然气仪表压力
天然气化验
岗位员工倒流程
长岭气田岗位员工安全巡检
对高产气井进行维修保养
岁暮天寒,冰封大地。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公用、民用天然气的用气量明显升高;同时,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绿色能源天然气在吉林省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吉林油田作为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供应单位,其年产量占吉林省天然气使用总量的60%。临近春节,如何保障民生,做好天然气保供工作,是吉林油田目前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稳气上产,既要温暖也要蓝天
松原采气厂是吉林油田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单位,天然气年产量8.5亿立方米。可以说,松原采气厂做好扎实的天然气保供工作,是关系着吉林省千家万户的民生大计。一直以来,这个厂瞄准建设高产量硬质量油气田的“靶心”不偏离,坚定总体发展思路不动摇,大力实施硬增储、稳上产、重安全、保民生系列工程,做到了天然气保供“既要温暖也要蓝天”。
长岭气田、伏龙泉气田、双坨子气田、王府气田、英台气田、小合隆气田,是松原采气厂的主要采气区域。为使每一块气田都能成为“高产地”,这个厂将责任包干到“户”。让产量与基层站队员工奖金挂钩,超奖欠罚。由于“责、权、利”清晰明确,基层站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大大增强。目前,各气田的基层员工,严格落实新井投产运行进度安排,严格落实配产方案,积极做好日常维护性工作,确保单井、站正常受控运行。
“在2018年1月份极寒天气的不利条件下,我厂各个采气队能够发挥主动性,克服困难,超前完成新井投产,零散井拉气,压缩机助排等保供措施。员工队伍士气高涨,主动加压,加快了全厂措施上产步伐。”采访中,这个厂气田开发研究所地面集输室主任赵学武说道。
进入冬季天然气管线极易发生冻堵,冬防工程理所当然变成了天然气生产的保障工程。为了保证安全平稳生产,松原采气厂各个气田全力做好冬防保温工作。长岭气田实施不停产检修,全力做好管线通球及三甘醇装置检修,及时清理管线杂质,保证集气站外输通畅。小合隆气田开展站内集气系统严密及强度试验、阀门修保、设备检测及试压。各气田持续做好隐患井排查、长停井周期巡井等工作,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
为进一步确保天然气安全受控生产,松原采气厂强化生产过程管理和应急管理,从应急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应急预案演练等方面,建设基础扎实、指挥快捷、保障有力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如今,这个厂已着力打造出一支具备应对初级火灾、油气站库和油气管线泄漏、井喷、停电等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专业队伍,全面保证天然气生产安全、环保、平稳、受控。
保销并举,增售提效“元气”满满
2017年入冬以来,国内大部分地区出现气荒,吉林省内天然气也出现明显供需紧张。针对天然气气荒状况,吉林油田储运销售公司早着眼、早准备,以“降输差,保效益”为重点提前制定预案,多措并举加大天然气销售、计量管理力度,不仅天然气商品量销售超额完成计划、天然气输差同比大幅度下降,更通过行之有效的系列措施保障了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用气。
制定保供气量调配原则。按供气性质,确定“居民生活用气——油田公司生产自用气——CNG子站用户用气——连续生产型工业用气(不包含调峰用户)——CNG母站用户用气——调峰用户用气”的供气顺序。同时,针对自产天然气量有限,应急状态下无法满足周边用户增长气量需求的实际情况,积极协调下游CNG母站用户,执行分时段供气原则,进而保证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气“两不误”。
做好天然气运行管理。这个公司天然气调度和基层场站人员24小时监督气量和压力变化,根据用量的变化趋势,提前对系统进行调整,加强天然系统运行管理,保证重点用户的用气和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行。前大分输站高压汇管压力控制在3.5至4.0兆帕,以备生产波动时,利用管线储存气量调解外部用户的供应。
加强场站管线维护巡检。巡检人员对各场站每小时进行一次巡检;每天对长输管线全面检查一次,对易冻部位重点检查,有效避免气量流失;每个排凝点每小时排凝一次,特殊情况加密排凝次数;严密监测气质,水露点测试每天二次,随时监控脱碳气CO2含量指标。同时,加强运行设备的管理,保证备用设备完好可用。
做好应急抢险处置工作。由储运销售公司油气管道抢险中心备好备齐封堵设备、手动割刀、电焊机、发电机、应急灯、管道修补器、阻氧球等各种应急物资。同时,做好应急队伍的值班备战管理。应急队伍、车辆、工具、物资准备齐全,24小时随时待命。为确保日常生产安全平稳运行,这个公司加强值班力量,安排精兵强将参与值班。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值班、基层队干部双值、场站班长带班的值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