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破解世界级技术难题
辽河实现稠油污水达标外排
处理技术为国内外稠油油田污水处理打造“绿色样本”,应用推广空间广阔
作为一项世界级的难题,稠油污水达标外排一直困扰着稠油油田的清洁开发,如今,被辽河人成功破解。4月10日,记者在曙光污水处理厂看到,经过一道道工序处理后的稠油污水变得清澈见底,由辽宁省环境保护厅监制,设在外排口的污染源监测点位数据显示,处理后的污水主要污染物COD值都在每升50毫克以下——达标。
而这离最初的验收达标排放已半年有余。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段良伟去年在曙光污水处理厂专门调研时指出,要巩固污水处理工作良好成果,为兄弟油田污水处理项目提供技术借鉴和支持。
据了解,这一成果是国内稠油油田首次将稠油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至自然水体,为国内乃至国外稠油油田污水处理打造了一个“绿色样本”,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空间。
辽河油田年产原油1000万吨,其中稠油占三分之二。在稠油生产过程中会产出大量污水,以往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开发注水,在实现污水再利用的同时又促进油井生产。近年来随着油田含水率不断升高,导致污水处理“供大于求”。迫于清洁生产的压力,曙光油区一度采取关停高含水油井的办法以减少污水产生,影响了原油生产。
探索创新稠油污水达标外排工艺技术迫在眉睫。但由于该地区稠油污水具有油水密度差小、乳化严重、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造成外排达标处理技术难度极大。这在国内外没有成功应用先例,也被誉为世界性难题。
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障油田正常生产,辽河油田2008年启动稠油污水达标处理技术研究,邀请多家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联合攻关。经多年攻关调整,历经室内试验、现场中试以及工业化试验多次反复,辽河科研团队逐渐摸索出了“两级活性污泥+粉末活性炭”(简称“两级PACT”)工艺路线。
按照这套工艺路线建设的曙光污水处理厂已于2017年9月9日投产,顺利通过生物毒性测试和政府环保部门验收,实现了污水达标外排,有效保护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缓解了油田生产压力。
此外,针对处理难度相对较低的锦州采油厂稠油污水,辽河还采用“生化+臭氧高级氧化”的技术路线建设了一个污水处理厂,同样实现了达标外排。
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两项工程都验证了辽河稠油污水处理技术路线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期间,吸引新疆、青海等多家兄弟油田来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