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卫军:转岗专家的“回马枪”
鞍钢集团第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为集中展示鞍钢集团首次党代会以来企业的新变化、新气象,取得的新成效、新业绩,从职工视角真实反映鞍钢集团走过的不平凡的五年历程,汇聚推动企业振兴发展的正能量,今日起,本报开设“喜迎二次党代会·五年印记”专栏,透过职工的“眼睛”,展现奋进中的鞍钢。
编者按:
2016年,以对口支援专家身份来到朝阳钢铁的邵卫军从管理技术岗位转聘到生产服务岗位。经过在炼钢厂一年多的埋头实践,2017年,邵卫军重回设备保障部炼铁运行主管岗位。“说起来,多亏了2016年的那次竞聘,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及时发现不足和问题。现在,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认识,又找回了奋斗的动力。”谈起那次竞聘,邵卫军感慨良多。
2015年,受宏观经济影响,钢铁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朝阳钢铁也被推到了生死边缘。为了自救,朝阳钢铁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大部制”改革,重点解决“头重脚轻”问题,机关部门由原来的13个裁减为9个。同时,采取减少重复岗位、推行一岗多职等手段,压缩管理技术岗位,以竞聘的方式彻底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择优选贤。64名工人身份的优秀人员,竞聘到管理技术岗位,198名管理技术岗位人员转聘到生产服务岗位,其中,包括77名副科级以上干部。
邵卫军就在这77人当中。面对这一结果,他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我始终认为,凭着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专家身份,转岗这个事根本与我无关。直到竞聘落败我才意识到,这次改革是来真的。”
邵卫军整整想了一夜。他反思,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长期以来在同一管理岗位上工作,加上“专家”的光环,让他安于现状,失去了拼搏意志、创新精神和前进动力。意识到问题的邵卫军,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炼钢厂炼钢工区的一线工作中。
现场的摸爬滚打让他收获很多。在炼钢厂的1年多时间里,邵卫军扎根现场,熟悉设备,跟踪检修,先后提出了40余项创新项目,节省设备费用近百万元。2017年初,经过慎重考虑,邵卫军决定再次参与岗位竞聘,“在设备保障部能更好地发挥我的特长,我要杀个‘回马枪’。”
这一次,邵卫军摆正了心态,做足了准备,竞聘结果令他很满意。回到设备保障部后,他对计划审批严格执行“五查四落实”和“四不放过”原则,同时将自己在炼钢厂的经验和心得,运用到预算控制、备件全寿命跟踪等环节,工作比以往更加得心应手。
“朝阳钢铁不仅通过改革完成了自救,扭转了困局,而且,还让失去斗志的职工找到了方向,为那些敢于创新、勇于奋斗、肯于付出的职工提供了机会,实现了职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此时的邵卫军对于当年的那次竞聘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