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因缘一线牵
杨泗港长江大桥先导索跨越长江
本报武汉讯(记者 王一凡 通讯员 胡明杰 陈永创 黄钰珩) 2月8日7时56分,在武汉长江江面上,一根直径26毫米、总长6.2公里、重16.6吨的先导索开始过江。一艘2640匹马力的拖轮从北岸(汉阳岸)出发,将先导索拖拉至南岸(武昌岸)边停泊的铁驳上。
8时53分,先导索与南岸直径32毫米引索相接。
9时16分,两岸卷扬机启动,将导索由北岸向南岸牵引,牵引至南岸卷扬机前临时打梢,并卷入卷扬机。
9时58分,先导索成功跨越了约1700米宽的长江航道,升至离江面33米的高空,实现杨泗港长江大桥南北主塔1700米的因缘“一线牵”。
这一重大节点的完成,标志着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真正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为下一步猫道及主缆架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铁大桥局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总包部总工程师李兴华告诉记者,目前悬索桥施工通常采用“自由悬挂牵引法”、无人机牵引等方法。相同条件下无人机牵引先导索需要循环往复8次,导索重量、气象条件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由于杨泗港桥跨度大,具备通航条件,因此导索过江采用了更为便捷、经济和安全的“自由悬挂牵引法”。
李兴华还介绍道,为确保先导索不入水,避免导索沉底被水下的障碍物缠绕等危险,牵引过程中卷扬机和驳船上的操作人员需要密切配合,通过对讲机实时沟通卷扬机和驳船速度,南北锚锭和塔顶也设置了观测人员,全程监测先导索的牵引状况。
先导索过江后,长江封航随即解除,随后形成缆索施工牵引系统,再利用牵引系统进行施工猫道架设,预计3个月后,施工猫道架设完毕,将进行主缆索股架设施工。
据了解,杨泗港大桥位于长江主航道,航运繁忙,先导索过江需封闭全航道4小时,给航运带来不小的影响。大桥局杨泗港桥项目部多次联合武汉海事局、航道局等相关单位现场沟通,并召开专项方案评审会和封航协调会,提前发布禁行通告,将上下游各100米施工水域内的航标船移至施工影响水域之外,同时设置了三艘警戒船维护施工水域的交通安全。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由武汉城投集团建设、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是一座双塔双层地锚式钢桁梁公路悬索桥,主跨1700米,一跨过长江,同时它还是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作为长江主轴上的超级工程,该桥具有主跨跨度大、通行能力大、基础规模大、设计荷载大、设计结构新、建筑材料新、使用功能新、建造技术新的特点,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