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圆安居梦,奋进让石化城如此美丽
庆祝改革开放40年·我看企业新变化⑫
共圆安居梦,奋进让石化城如此美丽
记者 付晓东
改革开放40年来,公司坚持科学发展、稳健发展、高质量发展,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通过企业发展为员工个人发展创造条件,与员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满足员工家属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实增强员工家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司始终把员工家属的安居梦想视为重要工程,尽其所能修建住房,完善生活区设施,美化居住环境,帮助员工家属实现安居乐业的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走进公司生活区,犹如步入风景如画的园林,翠竹绿树摇曳多姿,亭台楼阁造型别致,绿草繁华处处生辉,令人不由想象能居住在这里,该是多么惬意和幸福的生活。
飞跃,让员工住上好房子
安居乐业是人们的普遍追求,也是生活基础,但真正能住上称心如意的好房子,对许多人而言,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石化员工的住房问题,一直是公司历届领导最为牵心的大事,公司每发展到一定阶段,总是把及时解决员工住房难题摆在首位。在集团公司和省、市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不断加大对新旧街区的建设改造力度,先后开展了12街区新区建设,盛福街区新建,东四街区、文化街区、幸福街区等旧街区的改造。”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民建与房产管理部主任牛黎明介绍。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公司基本上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改善了职工的生活居住环境。
事实上,在许多员工的记忆里,2008年夏天公司蓝馨花园小区摇号分房,既从形式上改变了以往论资排辈、打分排名分房的模式,也从实质上彻底改变了以往福利分房的模式,从根本上改善了公司员工长期住房“欠账”的历史。
“我现在住的是蓝馨花园三室两厅的大房子。可你知道我刚结婚那阵子住在哪里吗?厂前过渡房!”说起住房,许多公司员工都有共同的经历,也有相同的记忆。建设公司电焊工宋满堂的记忆却格外深刻。
公司过去居住环境和条件差,住宅楼合厨合卫是普遍现象,住“干打垒”平房的人家都是共用水房和厕所,居住条件跟施工队的营地差不多,大家都盼望尽早住上一套独门独户、厨卫齐全的房子。
“针对生活设施建设滞后、职工住房紧张、生活环境差等问题,公司急员工所急,想员工所想,尽一切努力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民建与房产管理部调研信息科科长岳文阁在房屋建设管理部门工作了多年,熟知公司近年为改善员工住房条件所做的工作。
蓝馨花园建设是公司改善员工住房的大手笔,小区总占地面积704亩,小区分A、B、C三个区,总建筑面积91.9万平方米,解决6034户员工的住房问题。公司优先考虑搬迁居住离生产区较近的员工,使炼油区、化工区许多员工的住房难题得到彻底解决。
此外,公司还积极通过团购的形式,帮助更多的员工圆了优居梦。岳文阁介绍,近年公司鼓励公司员工团购花园小区、燕京罗马、四十佳园、阳光怡园等商品楼盘,进一步缓解公司员工住房压力,让更多员工在住房上有更大的选择。
改善,追梦的步伐从不停歇
公司在加快新建居民小区建设的同时,也紧紧依靠政府棚户区改造政策,加快旧街区改造的进程,着力推进美丽石化建设,让更多员工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炼油厂员工王瑞居住在天鹅湖附近的悦欣小区,这里靠近繁华的西固城,旁边有多所学校,交通便利。她对自己现在的家非常满意。
2008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旧街区,建于50至70年代的住宅楼普遍存在墙体开裂、楼体下沉等安全隐患,影响到石化员工家属的正常生活。
从2006年开始,公司集中力量和资源,解决危旧房(棚户区)问题,通过新街区建设、旧街区改造安置,加快了搬迁安置步伐。悦欣小区住户正是这项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受益者,许多人借此告别了昔日的“蜗居”生活,喜迁到设施条件更为完善的新楼房。
物资采购与管理部员工于洋现在居住在文化小区新建楼房,他家属于就地回迁。当时,文化小区的住宅楼多是50年代建设的四层建筑,许多住户都是合厨合卫。“大多数邻里相处和睦亲如一家,但也有邻居处不好关系,日子过得别别扭扭。”回忆起当年的生活,于洋历历在目。
让文化小区住户想不到的是,公司大力推进旧街区改造,许多人的安居梦很快就实现了。2010年,文化小区一期803号、804号住宅楼建成投用,281户员工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紧抓国家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时机,公司认真研究相关政策,结合实际积极争取旧街区改造项目,先后完成悦欣小区、文化小区一期、幸福小区一期、北站116号楼的改造和盛福小区的新建,有力推进了公司稳健发展的步伐。
公司为解决住宅区部分住宅楼使用寿命临近或处于危房状态、部分住宅楼住房不达标问题,规划对13个住宅小区进行翻建、改造。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职工集资建房的方式进行改造,核定拆除搬迁面积51.6万平方米,解决住户12545户。目前已解决9205户,计划用3到5年完成剩余住户3340户的拆迁工作。
优居,美丽家园让生活多姿多彩
尽发展之所能,全力打造宜居、安居、优居、乐居的生活小区, 满足员工家属日益增长的精神物质文化需求,是公司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公司是兰州市最早开设有线电视的企业,那时周边多少人羡慕的不得了。”说起当年的事情,新闻中心退休员工康专依然很自豪。
公司自办电视,让员工家属第一时间了解到公司发展信息,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也极大地满足了当时员工家属的精神追求。当时的石化小区犹如“特区”,最新鲜的事情、最喜人的变化、最美丽的风景都出现在这里。
“以前换瓦斯都要自己扛。我住顶楼,扛一趟累得要命。”说起以前换瓦斯的经历,设备维修公司员工杜建洲还有些心有余悸。他因为住顶楼,那种经历更深刻也更痛苦。
事关员工冷暖,服务格外用心。公司不断深化服务意识,三联公司生活区瓦斯站推出送瓦斯上门业务,解决员工家属生活难题。尤其是子女不在身旁年老体衰的离退休员工对此更欢迎。这个待遇只是企业福利中的一项而已。
2014年,公司优化生产结构,瓦斯成为紧俏的生产原料,被用于生产中。为了保障员工家属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公司加快天然气入户改造工程。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民建与房产管理部计划合同科科长郭伍园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司为此共投入资金近7000万元,使27876户员工用上清洁能源,彻底告别使用瓦斯罐的日子。
2008年,公司近90栋住宅楼通过“穿衣戴帽”具备了隔热保温节能功能,达到了国家及省市有关建筑物节能指标。2017年,公司生活区冬季采暖全部并入兰州市热力公司供热管网,这样既满足了企业冬季生产蒸汽需求,又保障了员工家属冬季“暖供”。
如今,公司生活区有42个自然住宅小区及周边零散楼宇,绿化面积21.45万平方米,供暖面积350万平方米,住宅楼总数471栋(高层建筑39栋,多层建筑432栋),拥有112部电梯、130座车棚、6座地下车库、1座地上车库、6个浴池、1个游泳馆,实有住户36751户,近15万职工家属。多个街区展开翻建改造工作,使一大批老旧街区的设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环境更加优美,有多个小区获集团公司、甘肃省、兰州市“绿化模范小区”“花园式小区”和“文明小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