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搬到工地上
5月28日,中俄东线二标段CPP105机组直接把“家”搬到了工地作业带。
5月的黑河天气逐渐回暖,正是大干的好季节。CPP105机组驻地与施工现场距离较远,且道路多为山路和沼泽,他们每天来回在路上的时间就将近3个小时。现阶段正处在施工关键期,沼泽段一定要在雨季来临前干完。为了保证每天的有效工时,加快施工进度,CPP105机组决定把营地直接建在施工作业带旁,这样,只需要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施工现场,把浪费在路上的时间抢回来,确保工程进度。
在现场,一边是紧张有序的施工,一边是热火朝天搭建营地的场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一会儿,4个可容纳10人的帐篷就搭建完成了,员工们高兴地将一件件“家具”搬进“新家”。帐篷内,折叠床、电热水壶、电热毯、电暖器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经过大家的精心布置,“新家”看起来非常温馨。
放下手中的折叠床,一公司项目党支部书记谭晓文介绍:“相比起建在远离作业带的乡镇里的营地来说,密林中的营地条件虽然要简陋一些,但是这并不影响员工的精神状态,毕竟我们是一支‘嗷嗷叫’的队伍,有着‘管道为业,四海为家,艰苦为荣,野战为乐’的优良传统。我们不会因为这一点困难就耽误工程进度。”
野外宿营,安全工作首当其冲。“此时正值初夏,蚊蝇猖獗,机组购买了多种驱蚊、驱虫药物,员工入住前会喷洒在帐篷四周,防止蚊虫叮咬。另外我们还将尽最大努力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在野外尽可能地住得舒心。”一公司第二工程处处长进一步解释。
此外,机组还派出专人负责属地安全工作,对员工用电安全进行实时管理,确保属地安全防范工作万无一失。
第一个搬进新家的吊管机手冯俊凯高兴地说:“工程建设是大事,住在帐篷里也别有一番情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