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守艺
周亚妮是建设公司设备管理中心一名普通的设备维护员,可她另外一个身份却非常耀眼——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头鞋”手工技艺传承人。从一名小打小闹的巧女,到建立虎头鞋手工艺品网络店铺,到注册 “斑寅”商标,再到成为非遗传承人,周亚妮说:“我最享受的就是在这千针万线里美妙、安静、紧张又具挑战的时光。”
周亚妮是个有点“out”的80后,她不关注八卦新闻,不迷恋流量小生,甚至不会上网点外卖。她不像大多数年轻人那样,一有时间就全神贯注看手机,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只要有空闲,她都更愿意拿起针线,做一双虎头鞋,绣一顶龙头帽,缝一枚荷包……这在年轻人里可是不可多得的手艺。
初见周亚妮,她穿着随性宽松的斗篷,束起马尾,带着自己设计的蜜蜡项链,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说起话来不疾不徐,有一种复古的味道。我们约在她家,这里被她装修得古色古香,墙上挂着她绣的鸳鸯和各式蜜蜡项链,地上摆着造型各异的根雕,乱中有序。她有一个专门的工作间,长长的工作台上,切割类、打孔类、雕刻类、缝合类等工具一应俱全,台面上还摆放着一件半成品,是她为狗年新设计的狗头帽。
“接过奶奶的绣花针”
说起这门手艺,要从周亚妮小时候讲起。那时候户户有刺绣,家家有绣娘,周亚妮的奶奶就是有名的巧妇。童年的周亚妮最喜欢坐在奶奶身边,看她一针一线地缝出一双漂亮的虎头鞋。时过境迁,长大后的周亚妮发现,坚持女红的人越来越少。然而,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的美好场景依然是她心中难舍的温馨旧梦。
“工作以后有了一些自己的时间,我也不喜欢上网,就开始琢磨做虎头鞋。”周亚妮刚开始只是拿着奶奶以前做的虎头鞋模仿。千针万线,她终于绱出了自己手艺,技法有了长足的进步,想法逐渐多了起来,做出来的虎头鞋也有模有样、惹人喜爱。
“会了之后就不难了。”说起虎头鞋的制作,周亚妮讲得头头是道。先画鞋帮和虎头的纸样,在对应的材料上裁剪下来后进行缝合并包边。鞋面是最费事儿的地方,老虎的五官稍有差池,就画虎不成反类犬,缝的时候要掌握好比例,还得填充蓬松棉,让五官立体又威猛,最后再用刺绣装饰一下。
千层底的制作也考验功力,要按照鞋底纸样裁剪三层袼褙(用粗布和浆糊制作成的厚片,是鞋底的主要材料),用红布条涂抹浆糊对其包边,完成后对鞋底进行晾晒,鞋底晾干后就可以纳鞋底了。最初的时候,周亚妮手中的针线根本不“听话”,厚厚的鞋底,针戳进去困难极了,稍不留神就扎到手。现在,周亚妮纳的鞋底针脚力度恰到好处,间距也均匀美观。把鞋帮上到纳好的鞋底上,再粘一层牛筋底儿,这样,一双可爱的虎头鞋就完成了。穿上虎头鞋,只见红、黄、白等颜色间杂,虎头轮廓清晰,走起路来叮当作响,风一吹,兔毛镶边随风抖动,刹时更显虎威。
“每一双都是独一无二的”
周亚妮平常在家不爱“流水线作业”,缝制的虎头鞋格外精致,几乎每一双的配色和设计巧思都是独一无二的,就那样一针一线、不慌不忙,似乎时间也慢了下来。为了让虎头鞋被更多人关注和接受,周亚妮煞费苦心,经过反复的设计,她缝制的虎头与传统样式稍有不同,会增加一些珠片、铃铛、兔毛、彩线等元素,让老虎时尚起来,呈现出独特讨喜的韵味。
除了憨态可掬的虎头鞋,周亚妮家还有几顶她制作的虎头、龙头帽,各式各样的皮雕背包,活灵活现的钩花坐垫等等。她说自己爱好非常广泛,虽然是不同类型手工作品,但内在都是相通的,不管做哪样,盯着的始终都是如何设计,如何配色。换一种制作方式,反而能迸发出更多做虎头鞋的灵感和创意。
“现在还有人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吗?” 我不禁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有,一些父母在孩子百岁的时候给孩子穿戴上,寓意驱邪避灾,平安吉祥;还有一些人买来收藏,或者在家中当个摆设;也有一些大人买来自己穿。”说着,周亚妮就从柜子里拿出一双刚做好的37码虎头鞋,这是她的一位客人专门订做的。曾经只是穿在孩子脚上的虎头鞋,在周亚妮的巧手下,似乎又开始有了新的价值方向。
2010年,周亚妮在淘宝上注册店铺,开始出售自己设计制作的虎头、龙头、兔头鞋帽及虎头、龙头荷包等作品,反响还不错,远销天南海北,买家中也不乏外国人。
“做好非遗传承是一辈子的事儿”
2017年11月,周亚妮注册了商标“斑寅”。同年12月,斑寅手工艺术成为廊坊市广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她的部分作品参加了中国经济日报社华夏非遗馆(中原馆)落成时的非遗作品展览,目前正在申报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亚妮不曾想过,她这个小打小闹的手工缝制爱好者如今成了非遗传承人。
今年一开年,周亚妮就开始在网络平台上直播如何制作虎头鞋,这对“守旧”的她来说可谓是突破不小。现在大多虎头鞋的非遗传承人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像她这样的80后并不多见,除了不断提高虎头鞋的制作工艺,周亚妮的身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就是让更多的年轻人都能够关注虎头鞋,关注传统民族手工艺。
线下,周亚妮还创办了斑寅手工艺术课堂,吸纳了一批传统手工艺爱好者,她想在这些爱好者中发掘一批有天赋的学员进行重点培养,使虎头鞋的手工技艺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周亚妮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在各方的支持下成立一个手工爱好者协会,她愿意做这个牵头人,希望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起来,并最终成为廊坊的一个特色产业。
周亚妮说,作品是慢质的东西,里面都是手艺,也是时光。没错,在一针一线里,花好月圆、四时好景都变成了一件件精致可人的作品;巧手翻飞中,周亚妮也变得安静,变得柔软,心却越来越坚韧。
愿周亚妮手艺越来越精进,慢慢缝出自己的风华。愿周亚妮带着更多人守住这门流传千年的传统技艺,让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