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实力派,归零再出发

——记集团公司标兵四川国鑫机械制造公司焊工陈太均

陈太均,四川国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铁路制品车间铆焊班的一名普通职工。集团公司2017年度标兵。

这位1990年10月出生,2008年7月参加工作,26岁就获得了焊工高级技师资格的年轻人,在2017年的四川省攀枝花钢城集团公司第三届技能大赛上斩获电焊工和气焊工“双料”冠军,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比赛结束,名次是必须有的,只是不知道是第一名,还是第二名。我了解自己的实力。”说起技能大赛当时的情形,陈太均既淡定又笃定的语气,让人感觉他的冠军之路走得就好像常人吃饭睡觉一样轻松。

  赛后的工作和生活依然和平常没有什么分别。“走向领奖台的那一刻,一切又都是从零开始。”正是陈太均的平常心,让他不断进步,快速成长。

  “认真、勤奋、严谨”,这是陈太均学技术的座右铭。

  2008年3月刚进四川攀枝花钢城集团公司起重厂(国鑫公司前身)实习时,陈太均发现在学校打下的扎实功底与现实中的操作存在衔接“断层”,不过团队的专业化和高水平又让他感到分外幸运。

实力,是努力累加的结果

  为尽快缩短学校学习和工厂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他每天都趁着给师傅们递工具的间隙虚心请教,并认真倾听和观察,随着他们的焊接手法进行比划、体会。一有灵感,不论上班与下班,立刻找些边角材料反复动手练习,将领悟到的要领不断强化,并认真分析总结。而每一次总结,也都会收获下一次的进步。当经常揣在身上记录难题的小本子都被翻卷了边时,陈太均在生产上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

  “焊接容易,焊好难。对待技术要勤学苦练,更要精益求精。”陈太均常常告诫自己。他说,在最初的焊接操作中,总会因电流操控等多种原因造成失误。为了找到解决方法,他经常蹲在现场练习,有时一蹲就几小时,手脚麻木是常事。同时,他还购买了许多专业书籍,加强了对埋伏焊、氩弧焊、压力容器等多种焊接技术的学习。

  努力,让接下来的这些荣誉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2008年11月“全国冶金建设行业第八届焊工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第四名”;2008年12月“企业公司第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焊工第六名”;2009年9月“四川省农民工技能大赛焊工项目三等奖”,同时获四川省“技能明星”荣誉称号;2010年、2012年钢城集团第一届、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焊工第一名……

  说到对自己学技术影响最大的人,陈太均对启蒙恩师周树春的感激溢于言表。

  2007年11月在“中冶十九首届焊工职业技能竞赛”前,陈太均没有接触过仰焊法。眼看还差10天就要比赛了,培训学校请来了周树春大师。周大师利用4天下午,为他们讲解要领、示范、个别辅导、巩固练习。

  周大师辅导的第2天,陈太均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摸索,已经可以将之前总也不能焊接成形的板材焊缝做得比较漂亮了,一周后焊接水平突飞猛进,焊缝完全就是“脱胎换骨”。

  就这样,从“看热闹”到“悟门道”,从“求稳妥”到“高准确度”,从完全不成形的焊接到取得板对接仰焊位第一名,仅仅10天,陈太均无论是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这也让他在以后若干的“比赛生涯”中都能从容镇定,大气沉着,稳稳地“收获着”他瞄准的“名次”。

坚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把工作当练习,挑战自我是件快乐的事情。”2010年陈太均一次性通过9个项目的考试,顺利取得压力容器操作证。有人可能会说,考试取证很正常的事情,有什么奇怪?一般情况下,取得压力容器操作证并不需要9个项目全部通过,4-5项足矣,9个项目一次性通过的更是少之又少。

  单位的每次新项目,陈太均都会积极参加,在新挑战中锻炼,并以“零失误”要求自己,努力将工作质量完成到最好。2011年,四川攀枝花钢城集团起重厂首次研发制作还蒸器、150吨吊车等重点项目的焊接中,陈太均针对过去焊接费工、费时、费料的焊接方法,大胆地提出新的焊接方法,将自己掌握的压力容器焊接要领、埋伏焊技艺应用在工作之中,通过实验检测一次性探伤合格,立即得到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大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得到认可很开心,很有成就感。”陈太均说。2008年2月,作为实习生的他参加了四川攀枝花钢城集团起重厂25m转向架的制作工作。那是一次让他印象深刻的经历。因为活急、量大,加之设备老旧,工作效率只有“拼了”。40多个人,从头天早晨8:00一直忙到第二天中午12:00。“坐在地上都能睡着。”小伙子吃苦耐劳的劲儿赢得了老师傅的赞赏。

  “2016年自己开始带徒弟,非常能够体会当初师傅对自己的要求了。现在也会要求徒弟对技术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敷衍,能够换位思考了。”陈太均觉得自己做事比以前成熟了。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

  2017年1月,陈太均作为技术指导人员参与四川攀枝花钢城集团轧钢分公司加热炉大修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还是难度较大的不锈钢焊接。示范、指导且不说,遇到有师傅疲劳了,他还亲自“上阵捉刀”。从头天下午14点一直坚持第二天早上10点多才收工。由于作业现场空间密闭,焊接弧光强、烟尘重,第二天他被同事们笑称长了“兔子眼睛”。2017年5月,在四川攀枝花钢城集团瑞钢公司吊车检修项目中,要在20米的高空更换吊车轨道。不仅如此,换完后还要将焊机和CO2气瓶搬到对面。高空过道狭窄,气瓶重达200斤左右,地面装载机在铲灰作业产生的粉尘像冬天的雾一样四处弥漫,为确保工期,陈太均和小伙伴儿们愣是克服一切困难,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22点,圆满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既然选择了,就坚持自己的选择。还要用心让下次比这次做得更好。”陈太均的目标简单纯粹。

归零,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今年4月24日晚,陈太均参加了“筑梦花城 劳动赞歌”四川省攀枝花市总工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奖晚会。

  他说,当攀枝花技师学院的曾正超和宁显海走上台的时候,在现场真正体会了什么是“掌声雷动”,很激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校友,更因为他们的技术水平,让自己发现职业生涯还有很多空间和高度可以拓展。

  这样的心态,其实陈太均一直都有。

  2008年,陈太均取得四川省攀枝花钢城企业公司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六名,获得了去北京学习考察的机会。18岁的他,第一次走那么远,第一次坐飞机,兴奋、激动。感觉到北京“大,很繁华,东西好贵”。回来后心里想的却是“我要继续努力,下次拿更好的名次”。

  于是,2010年,2012年,陈太均都斩获了钢城集团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第一名,第一次走出了国门,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可一转身,这个淳朴、沉稳、踏实的小伙子,满脑子想的还是如何去补齐自己的短板。也正因如此,他在2017年再次从容不迫地实现了自己心中那个更高的目标。

我其实是非常幸运的,特别感谢集团公司和国鑫公司的各级领导,在企业非常困难时期,还多次送我到机电学院、检修中心学习。在国鑫公司建立大师工作室、焊培中心后,我可以更便利地与身边大师、专家、老师交流,技能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如果没有企业这个舞台,我永远也无法取得今天的成绩,自己的技术更应该回报企业。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师傅、师姐都是我的榜样。”陈太均说。

  “修炼之路”上,似乎没有成熟的“教材”,积累和感悟都必须从头学起,每个人的摸索都像是“无迹可循”,每个人的“招式”都是“独门绝技”。归零,再出发,这也许是陈太均成为年轻实力派的根本原因吧。

 

2《钢城通讯》新闻研讨作品—通讯.docx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