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卡车装上了“中国心”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张静-中国企业报协会2018年度新闻研讨作品推荐表.docx

       中国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特种钢铁却大量需要依赖进口;中国的个人电脑产量第一,但计算机芯片被美国Intel 和AMD垄断;中国汽车市场名列世界前茅,但发动机却一直受制于人……

 

纵观中国产业发展,虽然规模大,但各个核心技术缺“芯”的致命短板,导致在产业发展上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而发达国家则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或关键部件牢牢掌控着产业主动权。

——题记

 

烈日当头,设备维修中心组装厂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额定载重290吨、轮胎比人还高的930E电动轮自卸矿用卡车正在场地来回穿梭,卡车上崭新的发动机分外显眼。

 

经过近一个月的现场安装调试,设备维修中心技术人员和来自潍柴集团的工程师共同为930E卡车安装了国内第一台国产矿用卡车发动机——潍柴12M55发动机。7月14日,首台安装了国产发动机的930E卡车正式在集团公司空载试运行,15日,顺利进行了坑下空载运行。

 

黑岱沟露天煤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现有44台930E卡车,均使用进口康明斯QSK60发动机。长期以来,集团公司受到康明斯公司在技术和价格方面的双重封锁。价格方面,从2007年到现在,QSK60发动机总成的价格翻了一番,零配件价格也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上涨,常消耗件部分甚至上涨30%;在技术方面,QSK60发动机技术含量较高的配件只能换不能修,拒绝对集团公司开放。

 

与进口发动机相比,潍柴集团生产的国产发动机在价格方面和供货周期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进口康明斯QSK60发动机采购价为每台580万元,而国产发动机研发费用为250万元/台,只占进口发动机采购价的43%。另外,集团公司每年花费在进口发动机的外委修理费用更是高达4500万,而发动机国产化开发以后,检修费用将大大下降。

 

一直以来,国内大型矿用卡车发动机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发动机及维修费用十分昂贵,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打破垄断局面,原神华集团与潍柴动力、熵零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大型矿用卡车发动机及其相关零部件,推动中国大型能源装备产品升级。该项目于2017年1月1日立项,经过多轮实验,6月20日,潍柴集团生产的国内首台矿用卡车发动机运到设备维修中心,进行安装调试,并将在集团公司进行18000小时可靠性验证。

 

集团公司长期与国内制造商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国内制造商研制开发大型露天矿用设备,并发挥典型露天采矿工艺的平台作用,将集团公司打造为新产品试用基地,为国产大型露天矿用设备工业试运行提供便利。同时,集团公司利用大型露天矿用设备积累的经验,为国内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和用户体验,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国产大型露天矿用设备进行技术性改良,极大地促进了进口设备和配件的国产化开发进程。通过双方携手合作,在实现集团公司降本增效、创新创效的同时,有利于加快中国制造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中国大型能源装备产品升级,打造大国重器。

 

目前,集团公司已累计使用国产替代设备超过73台套,总价值约15亿元。

作者:张静,单位:准能集团新闻中心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