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成国内涉硫技术创新“摇篮”
投产以来,诞生104项国家专利和300多项创新成果
本报讯 记者 张毅 通讯员 雷金晶 刘凡 报道 进入10月份,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不久前在创新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发布的“腐蚀挂片防脱落法”等9项职工创新成果陆续推广应用。这些成果实用性强,多数在国内高含硫气田开发领域属于首创。
从2009年投产运行至今,仅有1400多名职工的普光气田,共诞生104项国家专利和300多项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均来自普光气田生产实践,部分成果被国内外企业引进应用。
普光气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高含硫气田。2012年,普光气田开发技术系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奠定了普光气田在国内高含硫气田开发领域“龙头”的地位,也使普光气田成为高含硫气田的“黄埔军校”。如今,随着一系列创新成果涌现,并且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普光气田正悄然“化身”为国内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创新的“摇篮”。
单台价格1000余万元的进口尾气焚烧炉余热锅炉,是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清洁生产的核心设备,但在投用两年后却出现了穿孔泄漏现象。为此,普光气田联手甘肃蓝科石化有限公司开展国产化攻关,研制出了国内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尾气焚烧炉余热锅炉。这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装置单价降低了40%,并形成3项关键技术,获得4项国家授权专利。
原本产品多为常规石油机械装备的甘肃蓝科石化有限公司,如今生产的高端涉硫产品已出口至伊朗、土库曼斯坦、南苏丹等国。随着普光气田设备国产化改造的不断深入,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00家供应商携手普光气田共同开展涉硫装置技术创新。
除了在关键技术、核心装置方面的创新,普光气田职工在解决生产运行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过程中,也不断想出“金点子”,推出一系列小革新、小发明。
借鉴注射器的使用原理,普光气田职工李忠武和蔡睿创新研发出“密封脂灌注法”,结束了高含硫气田阀门“保养难”的历史。这项成果成功申请到了国家专利。
李海和林涛两名职工针对酸气管线压力仪表难拆装的问题,研制出“旋扣压力表盘可调式拆装工具”,把检修过程中拆装造成仪表损坏的比例降至零,成为行业首创。今年9月,这项成果荣获国家优秀QC成果奖。
普光气田应急救援人员根据消防、气防实战作业中的经验,发明了满足高含硫气田应急救援需要的应急救援通信服、自动旋转消防水枪等,8年来成功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达21项。
近两年,国内首个高含硫气田开发专业培训基地在普光气田建成,职工创新园开始投用,职工创新有了更多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