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湾畔,做领跑者

——中原钻井队科威特施工纪实

(通讯)中国企业报尹红玲.docx

    □记者 尹红玲 通讯员 杨红苏

921日,甲方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再次给SINOPEC-185队发来表扬信,高度赞扬该队在生产运行和HSE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称赞该队是最好的团队,并祝愿该队在未来的作业中取得更辉煌的业绩。

    

    截至926日,在科威特市场施工的中原石油工程队伍共收到6封来自甲方的表扬信,内容涉及搬迁速度、样板队打造、深井施工、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

    

    8年前,中原石油工程队伍初进科威特时,同台竞技的对手都赫赫有名,既有在当地施工了50余年的科威特当地钻井公司,也有在当地施工了20余年的世界知名钻井承包商。

    

    8年间,在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部的科威特,分别在北部的阿布达利油区和萨布里亚油区、南部的布尔甘油区和乌姆古代尔油区、西部的迈纳格什油区施工的中原石油工程20支钻修井队伍,勇做领跑者,创造了科威特石油市场的多个奇迹。

    

    如今,这20支钻修井队伍已然成为科威特石油市场的领跑者。

    作为中原第一批进入科威特石油市场的队伍,SINOPEC-186队不断打破纪录,一路做领跑者

SINOPEC-186队是中原第一批进入科威特市场的钻井队。该队在科威特石油市场不断打破纪录,创造了多个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的奇迹。

    大井场多井位的平移井组,是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的重点钻井项目,也是推广“工厂化”作业从而实现高效开发、降本提速的品牌创效工程。目前,中原科威特公司SINOPEC-186队承钻的大井场平移井组,是甲方2018年部署的平移井示范项目,每个平移井场共布有井位10口,井身设计全部为水平井。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选择SINOPEC-186队承担这项艰巨的施工任务,看中的便是该队在科威特市场打造的一流业绩、拥有的超群实力、展示的顽强作风和安全高效的运行管理。

    接到任务后,SINOPEC-186队将指令细化到班组,责任具体到岗位,各工序、环节有效衔接,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生产中,该队大胆引进爬行轨道,实现钻机整体平移,龙门架、棘爪、电缆架等经过革新已完全适应搬迁要求。搬家期间,钻井设备模块式摆放,在不挪动泥浆罐、泥浆泵、机房等主体设备的前提下,实现钻机在导轨上前后移动,大大节省了搬家用时。 

    SINOPEC-186队带班队长邓平川说:“作为186队的一员,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见证了该队成长的邓平川介绍说,SINOPEC-186队是中原石油工程进入科威特市场的首支钻井队。自第一口井SA-353井于20101月在阿布达利油区顺利开钻以来,该队在现场管理、日费率、搬迁速度等各个方面一直名列前茅。20175月,该队从北部阿布达利油区搬迁至南部布尔干油区,长途搬迁260千米,历时127.5小时,是中国石化跨区块搬迁速度最快的钻井队。20177月,该队在BG1281井搬迁中用时39小时,再次刷新区块搬迁纪录。自20182月该队承钻平移井以来,搬迁时间由16.5小时缩短至5.5小时,创造了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平移井搬迁新纪录。

    9月初,SINOPEC-186队经过努力,已经形成技术模板,并在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推广。该队大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生产提速、经营提效的做法,受到了甲方的好评。

    SINOPEC-295队获斯伦贝谢全球业绩安全优胜队,甲方高层亲自到井队颁奖

    2017813日,SINOPEC-295队启动与斯伦贝谢公司合作的施工项目。能与国际知名大公司合作,职工士气十分高涨。2018223日,斯伦贝谢科威特公司总经理萨玛亲自到SINOPEC-295队颁发荣誉奖牌,表彰该队创造科威特北部油区全井平均日进尺最多纪录。

    51日,SINOPEC-295队因出色的安全作业业绩、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和协作配合的服务意识,在北部油区SA-772井施工中打破了斯伦贝谢大包井项目在科威特市场两年半来的最快钻井纪录,创造了斯伦贝谢科威特北部油区新纪录,被斯伦贝谢公司评为2018年第一季度大包井钻机承包商优胜奖。这是斯伦贝谢公司今年首次设立该奖项,评奖范围为其全球大包井钻机服务承包商,第一季度仅评出两支优胜井队。

    斯伦贝谢科威特区高层沙瑞德一行8人到施工现场,为SINOPEC-295队颁发了优胜奖牌。沙瑞德握着SINOPEC-295队平台经理杨胜虎的手说:“与中国石化合作不到一年时间,我们默契配合和良好沟通,你们创造了科威特单井最快钻井纪录和安全业绩最佳的成绩。这是一段美好的经历,我们共同见证。”

    截至目前,SINOPEC-295队已实现9个月里交井7口,作为斯伦贝谢最棒的合作伙伴之一顺利完成合同,并进入新一轮合同的启动中。

    科威特石油市场新样板诞生记:SINO-PEC-288队安全高效完成梅花状的井间施工搬迁

    正在科威特北部油区施工的SINOPEC-288队,承担的是EOR(提高采收率)井的施工,这是该队首次在科威特从事此类型井的施工。

    EOR井是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的类似于梅花状的一组高密度井,井间距离最小只有64米,且附近有基础设施,老井钻完后的泥浆坑对下口井井场建设有影响。这样的分布带来的最大困难是搬迁安装。由于井距太小,先打哪口井,后打哪口井,都需要慎重设计。EOR井是一组井,在完成生产后功能不同,任何井下事故的发生都会给井下轨迹造成影响,因此,把每口井施工到完美就成了SINOPEC-288队的头等大事。

    这是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布的第一组EOR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井位的布局是由现场施工的要求决定的,各井的施工先后顺序和施工程序的设计,都需要在搬迁前进行实地勘察,测量,不断修正。SINOPEC-288队的施工方案很完美,完全可以作为后续类似井的样板。

    由于搬迁采用整搬,考虑到拖车和井架的长度较长,绕行完成井需要计算出绕行曲率,并需完成该区域的搬迁路线的设计。 

    SINOPEC-288队绘制了井场坐标分布图和搬迁路线计划图。为了达到最佳施工效果,该队要根据坐标分布图,寻找出最佳施工方案。这个基础方案的成功实施,也成为后续井的样板。

    为了将一组井施工到完美,SINOPEC-288队对邻井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以该组井第一口井数据为参考的模板,在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比对,做好重点井段的防漏防塌防卡风险管控,在技术措施和指令的下达上也更精准。

       为做好安全高效生产,SINOPEC-288队成立了EOR井施工课题攻关小组,制订了严密的施工计划和搬迁方案,目前已顺利完成前4EOR井的施工。这4口井的作业时效和搬迁时效,均达到甲方同类型钻机同井型施工的一流业绩。因此,该队EOR井施工被甲方誉为科威特石油市场的新样板。

       SINOPEC-288队平台经理刘磊说:“这组井的搬迁时效高,平均搬迁时间仅为59小时。这得益于我们在日常钻进期间就已将散件归拢于爬犁内,并根据需要制作提升短节、四通、导流器整撬,对所有的管线进行分类归置。”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先后组织壳牌公司两次来SINOPEC-288队举办现场技术交流会。甲方负责人说,EOR井是壳牌在北部油区布的第一组提高采收率井,这些井的顺利完成意义重大,谢谢SINOPEC-288队!

       而今,在科威特的20支中原石油工程队伍,正在不同的区块做着领跑者。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