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量再有缺口 保民生不打折扣》

本报讯(记者于飞)“进‘三九’了,天越冷气源越紧张,必须想办法保证下游用户用气。”1月11日早上刚上班,天然气公司滨海分输站中控室内,站长李世沧扯着大嗓门,正协调从港北高压管线来气,以补充气量不足造成的缺口。

原来,中海油从塘沽临港码头经管道输送至油田的液化天然气,由于气化装置故障导致暂时停供,管网压力下降明显。滨海分输站是大港油田的输气中枢,担负天然气保供重任,此刻正全力调配,保障下游尤其是民用天然气的正常供应。

2017年,“煤改气”在华北地区全面实施,入冬后采暖等各种需求集中释放,天然气供不应求局面加剧,天然气保供“攻坚战”升级。

在华北地区,中石油有管网缺气源,中海油有气源没管网。两家央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天然气的互联互通。2017年12月初,中海油平均每天5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通过管线进入大港油田输气管网。天然气公司生产运行科副科长刘刚介绍:“往年分输站的外输气量每天只有300万立方米,与中海油合作后,加上油田自产的港气,外输气量已实现翻番,最高时达到640万立方米。”

来自中海油的天然气通过滨海分输站被及时平稳地输往包括大港油区、天津西青、河北沧州等区域,可满足近百万户家庭日常生活用气需求,有效缓解了京津冀保供压力。截至目前,滨海分输站已累计输气超过1亿立方米,成为京津冀保供调峰、平稳供气的又一个重要的调控器。

经过工程人员抢修,当天下午1时,中海油恢复了正常供气,管网压力回到正常范围。“通过我们分输站的调配,能够完成京津冀保供任务,让千家万户过个暖暖和和的冬天,作为基层员工特有成就感!”李世沧满脸自豪。

不打折扣(消息).jpg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