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64口油水井退出环境敏感区》
本报讯(记者崔丹丹)12月20日,位于北大港湿地保护区的板深18-67井完成封井作业。夕阳余晖下.湿地里大雁、天鹅等侯鸟嬉戏觅食,翩然飞舞,这一美丽的画卷被采油工罗军营定格在他的手机里。
大港油田生产区域内,数干口油井与湿地、河流、滩涂、苇塘、农田纵横交错,其中环境敏感区域达1273平方千米。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东南部,其位置处于亚洲东部鸟类迁徙的线路上,是候鸟迁徒的必经之地,已观测发现天鹅、丹顶鹤、苍鹭、大鸨、灰鹤等140余种鸟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油气开发生产过程中,油田公司坚持油气田建设与环境保护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制定了北大港湿地保护区、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独流减河郊野公园等5个环境敏感区油水井退出方案,形成了具有大港油田鲜明特色的环保模式。
大港油田全力落实油水井退出自然保护区计划,“退井还草”、“呵护绿水蓝天”、有序退出环境敏感区开发生产等一系列安全环保措施相继实施。截至目前,大港油田已关停油气井64口,其中实施永久性封井19口,红线区内未关停井也相继采取了针对性安全环保措施。
油田公司工程技术处副处长张军告诉记者,大港油田保护自然生态,落实绿色矿山建设,并非简单“壮士断腕”一退了之,而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减少耕地占用,大港油田积极推行“井丛场”开发模式,今年前11个月,投产水平井15口,丛式井场63座,丛式井262口,节约土地占用1 33平方千米,原油产量保持了硬稳定。公司还通过创建“环保高效开采”方式,大力推行绿色钻井、绿色作业,绿色开发。10月份完钻的86口油井,废弃泥浆不落地技术应用率达到100%,其中应用随钻不落地固液分离处理42口,集中回收处理44口,全面取消了泥浆坑,并对废弃泥浆依法合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