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事 归有恒
晋能集团 中国企业报协会2018年度新闻研讨作品推荐表-评论.docx
赵永光,一位常年工作在矿井一线的维修电工,完成40多项实用有效的科技创新项目,“赵大拿”在哪里,哪里就放心;梁艳举,以厂为家,牵头实施技改项目523项,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水平得以大幅提升;李付田,从退伍军人到技术能手,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大师”,靠的就是一个“钻”字;赵亮,扎根矿山23年,怀抱理想,不懈奋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他们都是小人物,也是奋斗者,是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晋能工匠,是怀揣梦想、不懈追求的时代先锋。
这几位“工匠大师”,不同的人生经历,不一样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一样的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奋斗精神。他们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出发,沉下心、钻进去,不忘初心、锲而不舍,在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同时,成为这个伟大时代需要的时代新人,正所谓“事贵有恒,恒则必利”。
做事要有恒心。恒心就是坚守定力,连自己的惰性都不能克服,何谈经天纬地、治国安邦。做到坚守,一是要勤奋。勤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坐冷板凳”的寂寞,“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辛劳,“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意志,都是勤奋应有的“标准”和状态。二是要有“抗挫”的勇气和能力。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问题时选择“坚持”,一个个失败和挫折,就会让“绊脚石”变成砌筑事业成功的“垫脚石”。
不管多大的企业,多好的愿景,都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落实。职务有高有低,能力有大有小,只要你有恒心去做每一件事,尽职尽责,坚持不懈,纵然一辈子没有大的建树,也绝不会平庸。
近年来,“大师工作室”已广为人知,但要全面实现“技能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这些“大师”和他们工作室的关爱也要“贵有恒”。在对待技能人才上要防止“上头热、下面冷”或者“忽冷忽热”的现象,在培训提升上要把理论培训“短平快”与实际锻炼“精准优”紧密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技能人才的保障机制,要让“尊重劳动、崇尚技能”成为一种追求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