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以“湖美模式”探寻非遗传承的新路径

深化传统工艺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定位
      传统工艺是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湖北美术学院作为华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高等美术院校,自身拥有深厚的艺术积淀,因而尤为重视传统工艺在艺术教育中的推动作用。
      湖北美术学院积极探索出“湖美模式”服务于研培计划,注重挖掘院校特色中契合非遗的文化因子。学院的总体思路是培养一批有传统工艺文化素养、审美感知力与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具体来说,在专业建设方面,湖北美术学院通过承办研培计划,使造型艺术、设计艺术等专业与非遗相关知识有机融合,丰富了学科专业的内涵。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随着研培计划的深入开展,学院积极调动文化遗产研究、艺术学理论、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全程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其综合素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与参训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进步。
      另外,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学院主要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夯实造型基础,提高艺术素养。湖北美术学院作为华中地区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艺术氛围浓厚,并且在美术基础课程上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其充分考虑培训人群的年龄结构特点以及实际文化水平,做到因人因事施教,秉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开设课程。
      二是兼顾理论与实践,提升全面素质。培训班不仅传授传统雕塑技艺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员的理论素质,从艺术理论的高度概括性地引导学员平衡“技”与“道”的关系,提升全面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三是突出技艺为主,强调思维先导。努力拓展学员的思维宽度,力求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努力完善学员的知识结构。

有效组织开展研培工作
      湖北美术学院在研培计划的承办过程中,始终秉承文化部提出的“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总体要求。同时,积极响应湖北省文化厅提出的“搭建一个平台,达成三项目标”的要求。具体来说,三项目标分别是:汇集省内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传统雕塑的历史意义与当下的审美价值;汇集省内民间雕塑传统技艺传承人,使其相互交流学习;汇集民间雕塑艺术爱好者,拓展视野并扩大传承人群队伍。
      在主题定位上,以2017年结班的传统雕塑研培班为例,其兼顾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两条主线,既着眼于传统雕塑领域内不同门类之间的交流,又致力于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雕塑创作的轨迹。
      在招生方向上,结合非遗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学员通过自行报名、文化部门组织、行业组织等多种形式进行报名。2017年12月的研培计划中,参训人员最终由湖北省内具有较高技艺的60名传统雕塑传承人构成。学员来自木雕、石雕、泥塑、陶瓷、面塑、糖塑、楚玉雕琢、砚雕、根雕、糖画等多种传统雕塑门类。在性别构成上,男女性别比并不平衡。男性学员50人,占83.3%;女性学员10人,占16.7%。这是源于传统雕塑创作的实际情况,进行雕塑创作时男性较女性更具身体条件上的优势。在年龄分布上,以20至59岁的中青年龄段为主,但长期从事传统雕塑技艺的人群以40至59岁年龄段为主,这尤其反映出传统工艺的传承亟待年轻化的现实问题。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学员”的办学理念,学院在研培工作队伍组织方面也考虑得非常细致。培训班由湖北美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共同承办。“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制定培训计划,湖北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组织并实施具体事项。在培训中,充分发挥艺术类院校艺术性与学术性并重的教学特色,做到因人因事施教,坚持问题导向与创作导向。我们不仅组织了造型艺术基础与理论课程的骨干教师进行授课,还特邀雕塑名家与学员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张昕补充说。

当下非遗保护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对传统工艺形态与特色的全面认知,更重要的是把握传统工艺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思维方式。或许有些手工技艺在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但追溯至农耕时代,手工技艺作为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曾对我们祖先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结研培计划的办班经验,张昕有三点体会:
      首先,要尊重传统工艺的原生性。传统工艺的传承秉承中国古代社会遗存的“家长制”传统。自宋明以来,中国古代社会出现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各类手工业、工商业欣欣向荣。总体而言,当时基于中国的国情与经济基础,传统工艺的传承并没有脱离家庭、行业门派的范围,未形成如近代西方社会机械化大生产的规模。尽管以家庭、师承为主的手工艺传承方式阻碍了传统工艺的普及与更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使这些传统工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得以保存原貌,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呈现出原生性,这亦契合了中国传统的“父子相传、传宗接代”的家庭观念与自我循环的师徒门派关系。如今,在机械化生产的大背景下,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着弥足珍贵的家庭手工技艺。尊重传统工艺的原生性,使其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中保留原貌,是非遗保护参与者应尽的义务。
      其次,要把握非遗自身的活态性与流变性。“活态性”是指非遗的传承主体是人,需要重视人的价值。“流变性”是指传统工艺在传承与传播中产生的变异,此类变异往往伴随着传承主体与社会文化思维的碰撞,是其内部自我发展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其无形性与动态性决定了保护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仅以文物古迹静态的保护方式,并不能把握非遗的特性。
      最后,要增强非遗传承扎根人民的使命感。文艺来源于社会、扎根于人民。当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发展轨迹中显得更加重要。非遗传承既立足当代,又放眼于千秋,这需要传承人时刻牢记“文艺扎根人民”的宗旨并强化自身使命感,将自身技艺的发展与非遗传承联系在一起。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一批批传承人,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使民族文化基因得以延续。

传统工艺创品牌之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统工艺以崭新的面貌适应着新的环境。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对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传统工艺逐渐失去竞争力。研培计划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推广的,其旨在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学习能力,继而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全面提高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水平。
      关于通过研培计划构建传统工艺品牌、实现传统工艺的新突破这一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品牌的传播与推广。传统工艺要想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采用品牌理念,确立一个清晰、合理的品牌定位,通过不同的媒介与大众进行交流沟通,并传递品牌价值,使人们了解该工艺品类的故事,进而产生信任感。可以让当地的老手艺人和民众参与其中,不仅能够还原丰富的地域文化,同时可以激发当地民众的保护意识,加快传统工艺品牌的传播与发展。
      二是强化传承人的品牌意识与知识产权意识。为了避免同一品类不同传承人的纠纷,可以引入行业协会与传承人所在企业合作的模式。
      三是加强传统工艺品牌的消费者体验。仅通过品牌名称和产品所建立起来的工艺品牌,并不能使消费者与之产生共鸣。消费者更多的是通过服务、环境,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感官来感受品牌的价值。
      四是为传统工艺品牌注入新的元素。传统工艺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品位也在不断变化,传统工艺应根据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以满足人们新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