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还能这样被简单完美“复制”!全国30人来汉学秘技


      本报讯 (记者 张屏 通讯员 欧阳永 周振鹏)8月8日,由湖北美术学院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数字保护人才培养项目》开班,来自全国基层文保单位等的30名学员将在这修炼60天,学习如何用手中现有的普通器材完美记录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用一万多元的单反相机拍出60亿像素的高清照片,最大限度地还原文化遗产的细节和颜色。”该培训项目负责人、湖北美院科研处副处长袁小山说。
     据了解,湖北美术学院十多年前已成立了数字图像研究所,研究高清数字图像。“我校数字图像技术研究的起源是从拍风景上开始的,最初我们用1万多元的相机拍摄风景,在处理图片时用一些技巧将几百张照片拼接起来,并去除了形变和光影变化的因素,发现竟然可以做出亿级像素的高清图片。后来一些艺术家发现了我校数字图像技术的价值,纷纷找来请我们为其作品拍数字版画,学校便开始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我们逐渐发现,这种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大有用处。”袁小山介绍说,使用数字图像技术制作的作品与原作还原度极高,学校曾在课堂上做过实验,将学生原作与数字复制品放在一起辨认,几乎连作者本人都无法区分辨别,他认为这项技术应用于物质文化遗产前景广阔,“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当地可以将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清图录入数据库,或者举办展览,甚至利用它开发文创产品。”
      著名传统工艺研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研究员在授课中提出,对传统手工艺的使用与保护,也应成为文化遗产传承的一部分。他认为,在大工业生产和智能化生产环境下,手工艺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个性化表达上仍有一定优势,对天然原材料的使用则是手工艺最后的底线。邱春林老师深入浅出地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活态保护须注意的生产环境、工具、作品、原材料四个要素讲起,结合工作实际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和现象,从保护工作者如何开展记录保护工作、数字化须记录的内容、保护记录采集中有关伦理原则等方面,详细阐释了抢救性记录工程有关工作规范,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回到各自岗位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提供了非常接地气的实践办法,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和实操意义。
      湖北美术学院还邀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保存修复学科、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新疆龟兹研究院、武汉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现场授课。除授课以外,学员们还将在真正的壁画前“实习”。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奋认为,文化遗产的“复制”与传承具有紧迫性。中国物质文化遗产遍布面积广阔,种类繁多,但因过高的经济支出和对专业技术培训所需过长的培训周期,使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缓慢且覆盖范围狭小,尤其是在偏远的、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不少文化遗产面临着损毁和遗失的风险。因此,学校此次培训班倾向于招收民族地区和基层文保单位的学员,希望经过60天的短期培训后,学员们将能掌握相关技巧,利用现有拍摄器材,高效地记录当地的文化遗产。
      其是在偏远的、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不少文化遗产面临着损毁和遗失的风险。因此,学校此次培训班倾向于招收民族地区和基层文保单位的学员,希望经过60天的短期培训后,学员们将能掌握相关技巧,利用现有拍摄器材,高效地记录当地的文化遗产。

( 信息来源: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湖北美院手工艺文化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