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晨:真情铺就学子成长路
王凌晨是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老师,深受学生们喜爱,在学院的网上评教系统中始终名列前茅。他认为,高职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同时引入多种互动式学习方法,才能形成课堂的良性互动。王凌晨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他的课堂上总是气氛活跃,学生们有时分组讨论,有时选题辩论,有时观看PPT,有时参演情景剧,个个兴趣浓厚发言积极。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近年来王凌晨潜心教研,除了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外,还承担了多项教科研课题项目。2015年参与了教育部重大人文攻坚项目“中国方言文化典藏”课题组,该项目目前已完成结项进入出版发行阶段;2016年参加了两项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教语新【2015】2号)课题组。这些经历为王凌晨的课堂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时新素材。
从进校工作之初,王凌晨就担任政治辅导员,工作中一直秉持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目标和培育新型人才的宗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
在炎炎烈日下,他带领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在节假休息日,他和学生们一起走进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走上街头开展文字法宣传;在无数的夜晚,他加班加点为学生答疑解惑,照料学生的生活起居……每到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王凌晨始终心系学生,给他们送去元宵、粽子、月饼等,邀请不回家的学生在自己家一起吃团圆饭。自2004年他所带的第一批学生毕业后,他至今已有几千名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其中不乏成为企业老总的,也有自主创业当老板的。每年学生们回到母校缅怀青春的同时,都不忘到他的办公室或是家里聚聚,以感谢师恩。
在学生们的眼中,王凌晨是他们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朋友,更是思想上的引路人。记得曾经有一位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感情不好、年迈的爷爷因病卧床,多重的压力使得他的情绪一直很低落而且不稳定。王凌晨得知后一直关注他,有空就和他交流谈心,帮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一天晚上十点多,该学生借酒消愁后扬言要自杀,正在宿舍值班的王凌晨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男生宿舍。看到这位学生情绪激动意识混乱,王凌晨先将他搀扶到比较安静的值班宿舍,让他的情绪尽快稳定下来。问清前因后果后,王凌晨耐心地安抚他,和他谈家庭、谈学习、谈生活、谈未来,使他从极端的情绪中慢慢地缓解过来,打开了心结。
还有一次在新生军训过程中,一名学生因为身体虚弱和连日艰苦的军训,突然癫痫发作跌倒在训练场上,口吐白沫不停地抽搐。王凌晨立刻让其平躺,不顾刺鼻的异味,跪在地上撬开学生的嘴巴,塞入毛巾防止其咬伤舌头,然后背起学生快速地向医院奔去。由于急救措施得当抢救及时,这名学生没有发生危险。而王凌晨已经全身湿透,体力严重透支。拖着沉重的脚步,王凌晨为学生付了医药费,直到学生家人赶到他才放心地离开医院。这样的事迹在王凌晨的工作中还有很多。
由于所教授专业不属于定点培养招生,为了让每个临近毕业的学生都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王凌晨定期为学生们上创业就业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摆正心态,从一线做起,顺利踏入社会。同时,他还积极联系学校就业处,将学生的就业愿望传递过去,以便学校在联系招聘单位时有所侧重,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于出色的工作,王凌晨连续多年获得“优秀政治辅导员”“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谈起这些,王凌晨总是说:“把工作做好、为学生服务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真心地对待学生,真心地爱学生,用爱温暖学生,用心贴近学生,学生才能认可你、走近你。” (淮北日报 王陈陈 黄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