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6期】弘扬工匠精神致力电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意义深远,令人振奋。特别是讲话中提到的“工匠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
——投入
“工匠精神”号召我们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业务上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不满足于重复的劳作;在实践中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作为电大的一名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我将牢记责任、勇于担当、踏实工作、勤勉劳动,不断反思,主动向模范和前辈学习,积极投身于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朝阳事业之中。
——坚守
“工匠精神”意味着要“拒绝追风,坚守内在;避免盲从,坚守独立”。电大一直致力于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以开放进取的精神来实现合作共享。这种开放不仅包括理念上的兼容并蓄,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而且更体现于对不同教育对象、多种办学方式的包容性。历经了三十多年的磨砺,这份坚持在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理念的号召下,焕发出时代青春。作为电大的青年教师,我将带着这份事业的自豪感,与电大共生共荣。
——主动
“工匠精神”与“螺丝钉精神”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相同的是,二者都以隐喻的方式鼓舞人们刻苦钻研,通过个人的努力为社会贡献力量。但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隐喻的本体是没有生命的物体,而前者的本体则是一群有鲜活生命力的群体;螺丝钉的旋转需要借助外力的支持,而工匠的精雕细琢更多地源于内心的坚持;螺丝钉的“钻”,侧重于对业务能力和水平的纵深发展,而工匠的“精心打磨”,不仅暗示产品的精良,而且其过程更凝结着人工的创新与智慧。可见,“工匠精神”比“螺丝钉精神”更加肯定了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各个岗位上的劳动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工作。
电大的发展“与改革同步,与开放同行”,在多年的创业、奋斗中,电大人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开拓事业的新领域,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手段,努力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个性化、有支持的服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仅应是教育研究的对象、教育理念的执行者,也应是教学实践、教育研究的主体,更应是改革创新最有力的推动者,应主动将个人的专业所长与电大的事业发展相融相生,这样才能使工作保持长久的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