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明:一片丹心育桃李 三尺讲台绘青春
![](http://upfile.cuepa.cn/data/image/2019/03/18/20190318141720_95245.jpg)
讲台成就了我的梦想,讲台给了我精彩,感谢三尺讲台,我会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奋斗着、快乐着、收获着……
——罗玉明
核心提示:罗玉明,中共党员,副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主讲《管理学》、
《战略管理》等课程。先后4次被学生评为“最喜爱的任课老师”,多次获学校教学质量奖,洛阳理工学院首届“青年教学能手”,2014 年和 2016 年先后两次被评为洛阳理工学院“优秀教师”,2017年获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小小讲台 大大梦想
罗玉明老师曾说,每次走进教室走上讲台,
“激情模式”就会自动开启,小小讲台给他的吸引力和满足感是那样的强烈和巨大。他觉得这应该是源自对教育的热爱和崇敬,因为这份爱才会有对课堂的珍视和责任,因为珍视和责任才会有无限的激情,因为这份激情激励他在三尺讲台上一直努力着……
2002 年罗玉明从甘肃政法大学毕业,来到洛阳,他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学生时代的他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所学专业就业面较广,毕业时有多种选择,但他义无反顾选择了大学老师。他说他喜欢学校、喜欢教师职业,在这里会永远充满能量、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敬畏。”他说讲台虽小,责任重大,不能耽误学生。三尺讲台,罗老师满心敬畏,惟恐不周,误人子弟。初为人师,总感慌恐,虽然大学毕业了,但在教学上还是一名“小学生”,所以学习实践成为他的第一要务,除了备课上课就是听课,他说那时候经常蹭课,邵安兆、张国强等老师都是他的蹭课对象。
那时除了在学校上课听课,就是到企业走访,他认为管理学的课堂在企业,企业是管理的第一课堂,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正是学校理论教学中应该回应的问题,所以他经常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到企业调研,掌握第一手教学资料,根据实际调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上课——听课——调研”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他多年来的一种生活常态,他调研多家企业,做了近二十个专题的企业调研和培训报告,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素材。上好每一门课、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届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是他的教学目标。
“罗老师非常看重他的课堂,每学期上完课他都会组织我们座谈,让我们给他提意见,实际上他的课已经讲的非常完美了。”2009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张梦豪说。自我加压已经成为罗玉明的习惯,“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工作中,他不断学习,使自己像处在灌浆期的小麦,不断汲取各种营养,消化吸收后,再反哺给学生。
三尺讲台 绽放精彩
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敬畏,让他倍加珍惜站在方寸舞台的机会。他专注教学,钻研教学,把课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将自己的学识和爱传递给了学生,把精彩交给了三尺讲台。他说讲台就是老师的舞台,舞台虽小,但风景无限。学生把 50 分钟交给了我们,我们岂能敷衍应付,唯有潜心教书,才对待起学生清澈的眼神。为此他总是精心准备每一次课,呈现最优的教学方案。
“罗老师上课从不照本宣科,内容丰富,知识点准确精准,听了他的课考研心里就有谱了。”今年考上安徽理工大学的倪萍萍谈起罗老师滔滔不绝。
“老师讲课超有激情,一节课下来,信息量很大,‘电闪雷鸣、火花四射’,我们女同学私下称他为‘男神’,很多学生因为崇拜老师,而爱上这门课。”一个女同学这样对记者说。
“罗老师的课堂,没有学生迟到早退旷课,不用担心出勤率抬头率,除了本专业学生,课堂上时常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旁听,一听就是一学期。”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任楠说。
罗老师推崇“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他不认为老师就必然是权威,他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独立思考有独到见解,所以研讨式教学是他在管理学课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他会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的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升。他指导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多次获奖,带的学生参加“挑战杯”和创业大赛多次获得省级奖,指导学生撰写的企业分析报告获得企业的好
评,多次被评为“优秀论文指导老师”。
罗老师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他常说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社会就是管理学学科最大的实验室。他将三尺讲台无限延伸,经常带领学生到企业走访调研,开展现场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他的教学与时俱进,永远保持着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同事马琳老师说。学生是最好的阅卷人,罗玉明老师的课年年被评为优秀,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先后4次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任课老师”,3次荣获洛阳理工学院“优秀教师”,2013 年被评为洛阳理工学院首届“青年教学能手”,先后12次获得教学质量奖。
立德树人 诲人不倦
在送别 2017 届毕业生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插曲,不少毕业生向罗玉明老师鞠躬致谢,依依不舍。这些学生都是罗玉明授过课的毕业生,即将离校,他们难忘师恩,不少人留下激动的泪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徐帅威说:“罗老师作为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工作尽职尽责,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在大学里能遇到这样负责人的好老师是我们的荣幸,我们永远忘不了他!”
罗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爱学生、也被学生爱戴的人。课堂上,他始终给学生传递这样一个理念:“现在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习,将来社会也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回报你”。这一点给学生的印象很深刻,有的学生毕业好多年了,还跟罗老师保持着联系,经常向他请教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管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等问题。对于毕业生的信任,罗玉明相当珍惜,无论多忙他总是能细心指导并给予合理建议,他形象地称之为“售后服务”。为此,学生们也送了他一个“老中医”的绰号。因为不少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都有这样一个体会:罗玉明老师在学校里给他们的叮嘱与教导,对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非常有帮助,罗老师教给他们的办法,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就像一个经验老道的老中医,切中要害,药到病除。高建新老师说:
“罗玉明老师深知为师的责任,一言一行诠释着教师的内涵,履行着教师的职责,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求职的技能,为学生锤炼良好的职业发展技能。”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培养合格人才,贯彻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四个回归,做学生喜爱的老师。”这是经济与管理学院胡延松院长对罗玉明的评价。胡院长说,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罗老师始终认为“课比天大”,作为一位年轻教师,家庭负担重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从没有因为自己的事情调过课,时刻铭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牵挂着学生与教学,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谱写着一位普通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在三尺讲台上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郭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