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校史
——读洪珉教授诗文集《边走边唱》
?G??????I??????G?I?????
我并不认识洪珉教授,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导师那里得到了一本洪珉教授赠予他的诗文集《边走边唱》,一口气读下来,便有了难抑的内心激荡和莫名的写作冲动。
《边走边唱》是一个人的记忆,又像一个人的集体记忆。这份记忆被书写下来,历史便不会随着个体生命的逝去而消散,因为有了个体的讲述,教科书中的历史也变得有血有肉,鲜活起来。
一九七七距离我实在遥远,但看到第一篇为新生所写的诗歌,不禁以为是写给自己的。洪教授在诗中亲切地介绍着学校,让同学“把心和行装一起放下”,问一句在新的环境还好吗,面对新的生活将做出怎样的回答?她很快拂去了新同学的不安,告诉他们应在“长风千里”中“直济沧海”。她悉心指导每一节写作课,惦记清晨朗读的少年,用“三愿”祝福学子直到毕业,她反复叮咛“人生路虽漫长关键期仅有几步,青年人长志气切莫让年华蹉跎”,想必这份嘱托会扎下了根,在她的每一个学生心里慢慢滋长。
洪珉教授也写了不少安阳师院人,我虽与他们素未谋面,可字字句句都重演了那些高尚纯粹的人。她写志愿奔赴西藏的王岐,一个有着远大前程的青年,却愿放弃一切支援西藏,在今天的多数人看来似乎有些难以理解,国家需要建设的地方有太多,难道只是一腔热情、一人之力便可改变?不知从什么时候,我们已处在因谈理想而羞涩的年代。可是,如果连一人之力都没有,那国家便永远不会改变。王岐的心绪也许不难理解,洪教授替王岐作了最好的内心剖白:“好儿女志在四方,义无反顾”。她写七七级的每一位校友,在四十年前,他们正是我的同龄人,却过着与我不一样的生活,他们不计报酬办油印校报,熄了灯在月光下还吟吟读书,他们没有网络、手机,可每个人都有发自内心的愉悦,因精神生活充实而满足。四十年前,他们物质匮乏然意气风发,今天的我们却把自己置于“宣泄室”中充满“小确丧”,我很想读懂那个充满激情、为信念而生的年代,但愿那些明丽、昂扬的词句能一洗当下的阴霾情绪。洪教授还写了收发室的“正平”,做剪报的海敏……她捕捉师院人每一个闪光之处,在这些碎瓷片上投射进太阳的光芒,使其放大,熠熠生辉。我曾以为拂去滚滚红尘,留下来作为人类文明坐标的,只有那些伟大的人物,而她用笔留下的虽是小人物,却实现了大写的人格。
洪珉教授写安阳师院的一草一木,像拾缀拼图一般,拼接起一段校史。学校生活其实是很难写的,因为办学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可能经常出现奇迹,学校只是踏踏实实工作,经历“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平淡。可安阳师院也在岁月中悄然改变,洪教授用诗用文呈现了专升本的新跨越,再现出“评估”中人心凝聚的力量,她热烈祝福师院“申硕”的成功,并记录下校庆六十周年的欢腾时刻,她颂扬了老校区的厚重内涵,也歌唱了新校区的美好明天……
连我自己都感到有些疑惑,自己明明未经历过洪教授的那个年代,又何来共鸣的情怀?想来是受她人格魅力的感染吧。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在经历大的变革之后,总有一种独特的气质风范。洪教授对安阳师院的无条件忠诚,到了“痴心”的地步,这种“痴心”流溢于全书的每个字符里,不能不令人动容。导师就曾深情地对我说,面对尊敬的洪大姐和坚守安师的兄弟姐妹们,他很羞愧,因为缺乏品格坚持“当了安阳师专的逃兵”,“读洪大姐的书,曾感动得几度落泪”。洪教授认真,为讲课时能给学生“一杯水”,在课下准备的是“一缸水”;她质朴,不顾自己褪色的衣服,仍心系祖国,“一身创伤”;她灵动有趣,和女儿在短信中相互酬唱,作打油诗回应同学赠送的“才女帽”。因而,她的文字永远年轻,让人读来昂扬愉悦;又或许是被她的语言打动吧,她的文风洋溢着乐观的格调,这样的明快旋律在读罢很久后也余音绕梁。在她的《崇高人格是文章的灵魂》一文中我找到了创作的答案,那是对崇高美的呼唤。让我反思自己追求所谓精致而趋于小气的文章,却缺少了大家之气,作文当“不为一己的蝇头小利而戚然于心,不为个人的毁誉得失而忧思难遣”。也许这些还都不够重要,最重要的是字里行间流露的声音:不要辜负属于你的时代。
在虚无主义盛行的今天,我有些羡慕洪珉教授的八十年代,他们虽然在物质上清贫,却活得沸腾、激动人心,不为流行所裹挟,能够自由支配思想,抒发情怀。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有这样一份家国天下情怀,怀揣着普罗米修斯式的追求,支撑理想之火不灭。《太史公自序》有言:“以达主义,不顾其身。”在这个纷纷攘攘的时代中,更需要些理想主义。有人说,八十年代,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而言,乃是五四的第二春,继承了五四的灵魂---青春。李大钊先生曾写下青春一文:“赠子之韶华,俾以青年纯洁之躬,饫尝青春之甘美,沐浴青春之恩泽,永续青春之生涯……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个人的命运总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这份精神,传至八十年代,又经七七级的书写传至我们手中,教师坚守着传薪者的位置,期望这份热忱不会湮灭。
虽然我们正青春,却太有必要从七七级那里寻找青春的精神,于我们而言,这是一个人的校史,亦是几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