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足言文,编织有温度的诗笺


记者正在采访张浩浩 蓝普发/图


  在课程学习之余,写诗便是他最大的爱好。张浩浩的作品以现代诗和古诗词为主,或念思家之情,或写追梦之路,或书情之所向,或记睹物之思。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在他的笔下都幻化为一个个充满意蕴的文字。
  借诗抒情,写好诗更需要坚持“其实写诗就像写日记,相比之下这种方式简单、精练,给人以美感,并且更能锻炼文笔,还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张浩浩在高中时就迷恋上了诗词,并且开始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现代诗歌,在老师的启蒙和鼓舞下逐渐走上了诗歌创作的这条“不归路”。当一些场景或是一些文学作品触动到他心中的那根弦时,他便会马上记下来,哪怕只有简短的几句。“灵感并不是随时就有的,而记录下来就是最佳的方式。我一般会先把它们记在手机草稿里,然后再细细加工构成一首完整的诗。”同时,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前行,他从大二开始坚持每天完成一首诗歌。当创作遇到“瓶颈”时,张浩浩便会静下心来认真地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思考其他诗人观看世界的视角和态度;或者通过独自外出旅行来获得不同的生活体验。
  在平西湖畔的某个角落,是张浩浩的独自思考的“秘密基地”,也是他许多诗歌的“诞生地”。一个秋日的黄昏,张浩浩又一次漫步在湖边,湖水在余晖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不知不觉他又走到了那棵熟悉的柳树下。一种莫名的情愫袭上心头:孤独、渴望、释然,一时之间难以言说,于是一首《湖畔柳》便带着情感呼之欲出:我常停留在水草招摇的地方等落日映照粼粼的水波我痴迷于湖畔柳窈窕的身姿不觉间 夜幕缓缓地降临灯光将从黑暗中赎回我的影子那方荒野 丛生的记忆明亮你我尚未谋面 遂歌唱孤独吧孤独的在湖岸栖居纵然秋风锯短了湖畔柳的长发它依是我指腹为婚的情人每一句诗里都蕴藏着他的情感和思想,而在坚持写诗的过程中也让张浩浩更加了解自己。现在的张浩浩可以很快的完成一首诗歌的创作,在操场转几圈的功夫一首诗便在他的脑海基本成型。如今,张浩浩已成为河南省暗月文学社、平顶山市三苏诗社的一员。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已发表7篇省级论文,优秀的作品被 《雪魂诗刊》《微光》《鹰城》等平台征用,同时还参编了《春风夏雨赋心声》,连续参与了四届平顶山市高校文学创作大赛并获奖。“坚持写诗是因为诗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爱好,而是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张浩浩认真地说道。
  侧耳倾听,聆听生活的点滴人们常说,“社会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张浩浩认为,对待生活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自然是诗意的胎盘”,身临其境更易体会情景碰撞交融的真谛。进入大学后,他去开封看过菊花锦簇,到洛阳赏过牡丹花的娇艳,去青岛喝过甘洌的青岛啤酒,到厦门看鼓浪屿的云海苍苍、听听海的声音。“每到一个地方便体会着不一样的民风民俗,这些经历体验都和我的诗歌创作密不可分”。
  在厦门鼓浪屿工作的时候,他曾写下《黎明》来赞美鼓浪屿的美景,抒发对鼓浪屿近代变迁的感慨。而独自在外的游子总是会异常想念家里的月亮,父亲电话那头一句简单的“吃饭了没?”却击溃了他内心最后的那堵防线,“潦草的字体长满了白纸/像故乡山坡上肆虐的青草/如果思念有罪/我已罪孽深重”短短的诗词寄托着长长的愁思。
  除了通过外出旅行、做兼职来增加生活阅历,张浩浩还热衷于志愿公益活动。“他不仅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个正能量的传播者。”2017级政法学院的谷明秀说。初入大学,张浩浩就加入了政法学院的志愿者服务队,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尽管有时候他自己也要费很大功夫去完成,但是他却很少抱怨。张浩浩还积极主动参与了平顶山市义工联的“大爱清尘”、“交通志愿者”等多项志愿活动。在“大爱清尘”活动中,农民工在矿上工作因呼吸大量附着颗粒物而有损身体健康,当看到劳动者面临洗肺的折磨时,他心中也是痛苦不堪,深深感叹劳动者的不易和艰辛。为此,他组织了多次志愿活动来呼吁身边的同学们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身作则是最好的表情达意方式,通过自己的微小行动去感染、呼吁更多的人来参与其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正是这些爱和善良温润着他如水的内心和如诗的生活。
  “诗歌可以让我进入一种不可替代的心境和感受之中。它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去发现、感受并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张浩浩说。迄今为止,有近三年创作经历的他始终对诗歌抱有热枕,秉持着对生活和未来的憧憬。对于未来的打算,张浩浩希望能汲取更多的知识,走进更高的学府,通过不断深造、夯实基础,来遵从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择业。他坚持以求索为轴绘制理想的圆圈,以诗铺路、路满繁花,相信凡是他所及之处遍地都有诗般的信笺芳华。(王静雅 马向月 丁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