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桂荣:师大四十年变迁的见证人

渠桂荣教授自1976年在我校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已经42年。“师大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是一个全程见证人,师大的一草一木我都非常熟悉,师大一点一滴的改变我也看在眼里。”渠老师如是说。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国家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校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渠老师说,以前化学化工学院占地面积虽然相对较大,也就2000来平米,如今面积已经是原来的十几倍了。“现在整个学校里面除了勤政楼还是原来的框架,仅做了内外装修,其他的建筑全都焕然一新,师大整个的建筑布局和设计在改革的历程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渠桂荣回忆道。

“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了,一切都发展起来。”1978年我校仅有6个院系6个专业,如今我们有26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当时我校没有一个硕士授权点,而现在我校有27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改革开放之前我校更没有一个博士点,目前我校已有10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改革开放之前我校的学生仅2000多人,现在我校各类学生近5万人;1980年之前我校没有一个省级科研平台,而现在我校的省部级科研平台有40多个;以前只有个别老师才有科研经费,并且经费很少,而今天师大的教师几乎人人有科研经费,有些教授的的科研经费达到千万元。随着科研项目层次的提高、科研经费的增多,科研成果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随着学校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突破,研究项目的级别也日益提高,从校级、省级再到国家级不断提升,科研成果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们追求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而现在不一样了,要追求在国际顶尖杂志期刊上发表。我们的学术论文不仅要发表,更要追求影响力。”在渠桂荣看来,当全世界都在看都在引用发表的文章时,就证明了你的研究成果的价值,她建议博士生、研究生去国际顶尖的期刊投稿,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渠桂荣教授还提到:“我们河师大的学生培养质量和基础研究水平在全省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们的应用研究也必须迎头赶上,虽然前些年我们已经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获得了多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还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金奖等等,但是还需要我们的年轻教师快马加鞭,把科研成果推向社会、推向企业,早日开花结果”。

在国家高水平、高速度发展的同时,我校在很多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改革贵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我们要看到学校发展现状与国家要求之间的差距,不能只满足于现阶段,要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追求更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渠老师期许道。

渠老师对年轻教师的成绩也给予了肯定:“现在的年轻人机遇比较好,学习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规范,就像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等很多学院的年轻人取得了非常大成绩步,发表了很多优秀的论文。”但是渠老师还是严格要求着年轻人,要一步紧接一步地制定计划,每一步都要求上一个新台阶。

对于这四十年里学风的发展变化,渠老师意味深长地说:“时代不同了,但良好的学风是这变化中的不变,这也是我们要守护的东西。我们的学风长期以来都值得称赞,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很早就开始了。”直到现在,我校依旧延续着良好的校风,为学子们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良好校风的熏陶下,学生们取得了更为全面的发展,但在渠老师看来,当代年轻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更高的追求,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止步不前。此外,当代大学生还要有向上的力量,吃苦耐劳的品格,以及奉献社会的精神。渠老师说:“在不同的时期,无论提什么样的口号,其宗旨是要为人民服务,你在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中,别人也在为你服务,长期以往,国家的整体素质就会提高。”

“四十年来河师大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实变化就对了,因为整个国家在变化、在前进,如果我们原地踏步,就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在全国人民都在撸起袖子大干的今天,我们每一个师大人都应该追求卓越、勤奋努力地跟上时代的步伐。每个人都是我们师大的一个细胞,每个细胞都健康了、扩增了,整个师大才会阔步前进。”渠老师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