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文化的“文化旅者”

翻阅一卷典籍,品古往今来之文字,走进名家名著,“在榛莽乱石中开辟一条山朗水润、令人神清气爽的精神小径 ”;散步书田,博览古今,驾着书本的航船“穿过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这片无限广阔的海洋”;在知识满园的书田中,俯拾即是,做一个“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文化旅者。

散步书田,选择一本好书,就如同交到一个良师益友。交友拜师需要主动,选书亦同。鲁迅先生反对给年轻人开书单,主张在读书问题上不对青年指手画脚。鲁迅提倡博览群书,不局限在专业之内读书,而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得一点常识都没有。主动地、无功利地阅读,贵在循序渐进、不忘初心,急功近利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金庸曾说:“如果我看到一本钟爱的书,就一字不放过地仔细读。尤其是在看英文书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不认识的字,马上查字典,这本字典查不到,再查大字典,直到查到为止。”金庸这种咬文嚼字,只求甚解的读书精神,为之后“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武侠佳作的问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读书贵在坚持。习近平在他条件艰苦的知青岁月中,依旧手不释卷,勤读不辍。那时的他只有 16 岁,“爱看书”“好学”,是他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乡亲们记得,他“带一箱子书下乡”,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习近平在他回顾青春岁月时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到田头锄地,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的累积。”

      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守着近在咫尺的图书馆,有舒适的桌椅与明亮的灯光,但我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却失去了长时间阅读的能力,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各种博人眼球的低级娱乐信息占据了我们读书的时间,网络上各种搜索条词,各种混淆视听的咨询,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对求知欲望的满足感,使我们慢慢的失去独立思考地能力。环境的浮躁,让我们不能够再静心地读书,2008 年《谷歌是否让我们变得愚蠢》一文引发了全球网民的大讨论,该文的作者卡尔在文章中痛苦地剖析了自己和互联网一代的大脑退化历程。“ 互联网带来无数信息的同时也让人陷入两个错觉,一是觉得看过的知识就是已经掌握的知识,二是觉得始终都有大量的未看过的知识有待补充。这将导致知识管理第一阶段‘知识的收集与整理’被无限延长。久而久之,知道的远远大于做到的。”

找回读书的感觉,试着将自己置身于红楼,感叹大厦将倾的悲凉;让思想游历于儒林,旁观大明士人的风雅;让心绪纷飞于西厢,随着红娘的脚步,躲藏在棋盘之下,感叹古人的传奇爱情。让我们试着放下手中的智能产品,只身走进图书馆,拿起一本好书,或席地而坐,或找一个没人的角落,排除杂念,放空心灵,让纸上生硬的文字,在脑海中变换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经》中先民的歌唱;“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史记》中司马迁对生死的感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诗仙李白对怀才不遇得激烈愤懑。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文字是情感的抒发,品读文字是读者与作者感情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让我们散步于书田中,一同耕耘,一同收获。